![]() |
|
|||
天津北方網訊:楊文凱是南開區永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課堂上,小文凱積極回答問題;操場上,小文凱愛蹦愛跳。如果不是偶爾帶著一點點家鄉口音,人們會認為他就是百萬天津少年中的一員。其實,楊文凱的家鄉在河南,今年纔隨來津務工的父母來到天津。父母把孩子帶到這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他們的願望在工會組織的幫助協調下很快就實現了。目前,僅南開區就有8000多名像楊文凱一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著與天津學生同等的優質教育。
楊文凱的父親說:『我們最在意的就是孩子跟著我們出來後能不能享受到好的教育。』據了解,南開區5名小學生中就有1名是外來工子女。南開區工會乾部在開展服務職工活動中發現,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已成為眾多務工人員和企業的『心結』,尤其是在招工難的情況下,眾多外來務工人員把子女入學放在首位,子女能在哪兒入學就在哪兒務工。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由於戶口不在本地,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孩子上學成為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區總工會與區相關部門研究解決辦法,並與區教育局聯合發了文件,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就讀實行屬地安置、屬地管理。區總工會主席楊志成介紹說:『對具有小學正式學籍並連續上滿兩年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按本市學生對待,享有優質初中部招生指標定向分配資格。』因為外來務工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工會隨時關注著有沒有新的孩子需要解決入學問題。
為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問題,本市各級工會分三個路徑做好相關工作:具有藍印戶口的條件較好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由戶籍所在學校工會提供服務;各街道總工會、各社區工會為本轄區符合政策的零散務工、自謀職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提供服務;各企事業單位工會為在本單位務工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提供服務。通過『三級網絡』確保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能享受到同質教育。由於本市各級工會關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問題,極大地激發了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建設美麗天津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