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新年臨近,不少消費者准備通過海外代購來享受境外商家打折帶來的價格優惠,但大量假貨的混入以及代購過程中隱含的問題都令海外代購消費充滿『風險』。
假貨混入代購市場
『聖誕節雖然不能飛到國外去掃貨,上網找代購一樣能買到便宜貨!』在南開區一家合資公司上班的Lisa最近幾天一直忙著在網上尋找代購商家。有著多年網購經驗的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小網店都是打著海外代購的旗號,實際上賣的都是市場中所謂的『高仿』、『A貨』。對此,國內一家網購平臺負責人透露,『聖誕』促銷中大多數品牌都只有部分產品和款式會出現超低的折扣。如果消費者發現有的代購商戶網店裡的所有產品都很便宜,且無論是款式、型號還是顏色都十分齊全,大部分情況下其產品便有可能是假貨。記者在瀏覽網頁時也注意到,很多網頁上的植入廣告也打出了超級價格海外代購的旗號,其中不乏苹果、路易威登等國際大品牌,低至2折甚至1折的價格更令人驚訝。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其實很多國際大牌即使是在聖誕節,也很少會出現大量1折的產品,部分奢侈品品牌在聖誕節也只是通過贈品等形式參與活動並不打折,那些價格只有國內十分之一的代購網頁很多是『假貨』。
低價有額外『風險』
據了解,新年前夕,除了一些歐美國家的商場會舉行大型促銷活動外,以亞馬遜為代表的海外電商也同樣會推出促銷活動。如果從這些海外網站購物,消費者需要找轉運公司纔能運回國內。經常『海淘』的張女士告訴記者,不久前她從國外網站購買了一款名牌錢包,加上轉運費用和關稅以後一共3850元。但是,網上不少海外代購給出的價格甚至比直接從海外的網站上買還便宜,大都在3600至3700元。
對於這一奇怪現象,一名網店店主表示,其實差價主要出現在運費和關稅上。這類海外代購人員大多是在海外生活或學習的個人,他們從海外網站購物並在當地收貨,然後以個人物品的名義將產品寄到國內,希望借此『避開』完稅環節。有的賣家甚至直接在產品說明裡聲明,一旦被海關查扣,需要補交的關稅等相關費用要由買家承擔。如此一來,雖然代購的價格看上去便宜,但也在無形中讓消費者承擔了二次付費的『風險』,甚至會有『逃稅』的嫌疑,得不償失。(記者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