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自七裏海管委會獲悉,在七裏海大道北側靠近七裏海公園附近,一條全長8公里的溼地走廊已經基本完工並已向市民開放。該工程通過溼地生態資源的恢復和生態型景觀項目的建設,將成爲國家溼地公園又一景觀長廊,讓更多的遊客零距離領略七裏海原生態的自然景色。
爲美化七裏海景區生態環境,使溼地進一步發揮京津唐“綠肺”作用,寧河縣在七裏海大道北側栽植樹木形成8公里“溼地走廊”。6000棵品種各異、直徑均超過15釐米的“成年”樹木被移栽至七裏海公園一側路旁。明年春季,還將會有低矮的灌木、花卉等種植在這8公里路段,屆時與高大的樹木形成錯落有致的特色溼地走廊景觀。
“七裏海公園水域廣,在夏日光照強烈,通過溼地走廊的建設,能有效地爲遊客遮陽避暑。”七裏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種植的6000株樹木涉及種類包括國槐、洋槐、法國梧桐、金葉槐、金針槐、海棠、杏樹、饅頭柳等十餘種,有效提升七裏海附近生態環境多樣性,美化景區環境。
“良禽擇木而棲”,溼地走廊已開始成爲不少鳥類的棲息地。目前,6000棵樹木已經成功栽植在七裏海大道北側,爲溼地形成了一條自然屏障。“在增加景區植物多樣性的同時,樹木也成爲一些需要在樹上棲息繁殖鳥類的新家。”七裏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據觀測,目前除了常見的麻雀、喜鵲、鷹隼等鳥類,在8公里的溼地走廊上也有白頭翁棲息繁衍。“隨着明年開春樹木逐漸返青和環境改善,白鷺也有可能將在這些成年樹木上建窩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