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每月蔬菜價格的波動,都會影響到CPI的漲幅。那麼,從批發市場到老百姓菜籃子,蔬菜價格到底是如何變化的?本市監管部門又是如何保障蔬菜品種多、品質好、數量足、價格公道的呢?
賣菜人老張
從批發到零售菜價漲了1倍
昨天凌晨3點20分,河南人老張已經到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出攤了。每天早上7點前,老張主要批發各種蔬菜,從大白菜、土豆、胡蘿蔔等應季蔬菜,到黃瓜、青椒、茼蒿、西紅柿等大棚蔬菜應有盡有。“大白菜是北京和河北的,青椒和土豆是山東的,大部分帶葉的菜都是本地的。”老張說,像菠菜、韭菜等本地大棚菜,價格比外地運來的要便宜。
早上7點一過,老張的菜開始零賣了。“你看,批發每斤0.5元的大白菜,現在漲到每斤0.8元了。其實,批發的菜雖然便宜,但品質差一點。”老張一邊把成捆的菜打開,把爛葉子揀出去後一棵棵擺在地上,“這些菜都是精挑細選的,價格肯定貴點。”
“在我這兒,零售價和批發價相差也就30%左右,但到菜販那裏,菜價最少也要翻番。”老張說,如今農貿市場的攤位費,每個月從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再加上賣不掉的蔬菜降價處理以及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如果零售價達不到批發價的兩倍,零售商很難有利潤。
去年黃瓜青椒價格波動最大
老張告訴記者,過去一年,土豆和大白菜的價格一直比較平穩,波動最大的要數黃瓜和青椒了。他回憶說,去年春節時黃瓜最貴,批發價達到每斤4元多,而到了五六月份,價格就“跳水”到每斤0.4元左右,此後又一路緩慢上漲。
與黃瓜類似,去年二三月時,青椒的批發價高達每斤3.3元,七月價格跌入谷底,只有每斤1.4元。“黃瓜和青椒這種大棚菜,受季節影響比較大,而且產量較少,所以價格變化最明顯。而像大白菜等應季菜就不會這樣。”老張說,大白菜的批發價在去年4月份達到頂峯,每斤也只不過1.1元,最低價是去年11月份,每斤只要0.5元。
市商務委運行處副處長郝志欣
1200多監測點跟蹤肉蛋菜價
昨天一早,還沒到上班時間,郝志欣便來到辦公室,打開電腦查看上一個檢測日彙總的數據。作爲市商務委運行處副處長,監測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數據是郝志欣的重要工作之一。
“從數據可以看出來,蔬菜和雞蛋價格近期保持上漲趨勢,但漲幅不大,肉類價格比較平穩。”郝志欣在電腦上打開一張表格。表格上統計了本市肉、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零售價、批發價及環比、同比變化,總計148個數字。“這148個數字是從全市16個區縣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和超市上報的成千上萬個數字中統計出來的。我們有專業的市場監測隊伍,對數據進行統計上報。爲了密切關注即日市場動態,總計啓動了1200多個監測點,開展實時監測,做好商品供應和跟蹤服務。目前來看,很多葉菜的價格都比去年同期低,環比也基本保持了穩定,只要能保持住這個勢頭,市民一定能過個好年。”
民生三問
問:極端天氣會不會出現買菜難?
答:目前,市級儲備的肉類、食鹽、食糖、雞蛋、蔬菜等商品總量達3萬多噸,其中冬季蔬菜儲備1.5萬噸,可滿足冰凍雨雪災害發生時中心城區5天的消費需求。根據全市統一部署,今年將重點加強應急投放網絡建設,中心城區共設置了16個分撥中心,應急投放網點總數達288個。
問:如何保證春節期間菜價穩定?
答:主要依靠調節市場供應的方式保障市民春節菜籃子。1月20日起,已開始儲備菜的投放工作,投放總量爲9000噸,主要品種包括大白菜、土豆、洋蔥和蘿蔔等,投放價格要求不高於同期市場價格,投放工作的重點是提高市場貨源供給總量,確保節日消費需求。
問:怎樣杜絕蔬菜質量安全問題?
答:針對節日市場,本市已要求各零售單位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並加大了監督檢查的力度。蔬菜方面,目前產地、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超市等均設立了檢測站,專業檢測機構也在加強巡查,各種食品需要通過重重關卡纔會到達市民餐桌。在此提醒市民,一定要到正規的銷售網點購買蔬菜。(記者李文博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