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版前天和昨天刊登《看年俗日曆迎吉慶新春》的第一、第二部分,今天繼續刊登採訪譚汝爲先生總結的春節民俗及津味年俗文化。
正月初三
初三合子往家轉。合子是餃子的一種演變,是兩個麪皮中間夾上餡、上下捏合成圓形,有時還要在合子邊上捏一圈花邊,其文化含義是預示家庭和美圓滿。初三合子要給財神供上一份,“轉”和“賺”同音,以此寓意財源不斷。按天津傳統,初八、初九也要吃合子,意爲“合子夾八,越過越發”、“合子夾九,越過越有”。正月十一、二十一還要吃合子,稱“合子拐彎兒”。
正月初五
這天叫“破五”,講究迎財神、剁小人。照例要包餃子吃,叫做“捏小人嘴”。有的婦女要在初五這天找出幾件破衣服拆了,叫做“拆小人”。“小人”在各種場合搬弄是非、製造矛盾,小則導致家庭不和,大則影響或阻礙一個人的前程,因此在新一年的開始,“捏小人嘴”和“拆小人”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做法看似迷信,但這種嫉惡如仇的情緒宣泄,客觀上對於推進道德自律不無裨益。
正月初六
這一天在傳統習俗中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取吉利。老天津人在“開市”當天,要在四鄰中找一個“全科人”(即公婆、丈夫、孩子都有的婦人),請她到各屋轉一下,口裏念着吉慶的話,以求來年平安,多多賺錢。
正月十五
這天是元宵節,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在這一天達到一個高潮。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特色活動,既能啓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這一天還講究吃元宵,也稱爲湯圓,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象徵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在天津,正月十五講究爲外甥祈福、舅舅送燈。特別是鴨子形的燈,取其諧音“押子”之意,也有預祝外甥長命百歲之意。此外,金魚燈、蒺藜燈等取富裕有餘和吉利的寓意。(記者韓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