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1月23日起,《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向全市人民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天津市林業局表示,此次制定的《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涉及16個郊野公園、外環線外側綠化帶、西北防風阻沙林帶、交通幹線綠化帶、沿海防護林帶、森林公園和溼地,以及大黃堡、團泊、青龍灣固沙林自然保護區等,林業部門已經制定了“紅線範圍”內的保護計劃,進一步細化保護措施。
《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將《2011-2015年天津市造林綠化規劃》中確定的16個郊野公園納入了生態用地保護紅線範圍,16個郊野公園核心區總面積66855公頃。“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7個郊野公園,其中北辰、西青、津南、東麗各一個,濱海新區3個,面積391平方公里(約60餘萬畝)。目前,北辰郊野公園已基本完成;西青郊野公園完成了規劃12800畝造林任務;東麗郊野公園規劃造林8500畝,目前已完成1800畝;津南郊野公園2013年10月正式啓動,目前已完成造林3000畝;濱海新區北三河郊野公園規劃方案已基本完成;官港郊野公園規劃方案已初步完成,同時開展了道路測量放線、樹木遷移、拆違整治等相關工作;獨流減河郊野公園規劃方案正在抓緊編制過程中。
到2020年之前,本市還將新建9座郊野公園。其中:北辰區有北運河郊野公園、子牙河郊野公園;西青區將新建津西郊野公園;東麗區建西軍糧城郊野公園、東麗湖郊野公園;津南區新增小站葛沽郊野公園;濱海新區規劃建設東軍糧城郊野公園、茶澱觀光郊野公園、南三河郊野公園。這些郊野公園建成後將對本市生態環境起到美化綠化、調節氣候、生態觀光、休閒遊憩等作用。
在《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中,天津市林業局還將負責外環線外側綠化帶、西北防風阻沙林帶、交通幹線綠化帶、沿海防護林帶、森林公園和溼地等方面的建設管理。按照計劃2014年將實施外環線外側綠化帶建設工程,在外環線外側500米範圍內建設綠化帶。西北防風阻沙林帶長176公里,位於市域西部與北京、河北交界處,涉及薊縣、寶坻、武清、西青、靜海五個區縣,經過多年造林綠化,目前核心區內林木綠化率達到70%以上。交通幹線綠化帶劃入紅線保護的有高速公路、普通鐵路、高速鐵路兩側綠化帶,涉及全市所有有農業的10個區縣。沿海防護林帶長度90公里,本次劃入紅線保護的範圍爲海濱大道兩側各50—700米,核心區面積3600公頃。同時,納入紅線範圍的還有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紅線保護的核心區面積2126公頃;港北森林公園劃入紅線保護的核心區面積1062公頃。
此次列入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的除了天津市林業局負責的大黃堡、團泊、青龍灣固沙林自然保護區外,還有濱海新區負責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薊縣負責的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津市林業部門下一步將加大管理力度,嚴格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如郊野公園管理條例、溼地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完善提升區域內環境的生態功能,開展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鳥類安全巡護、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森林防火、生態旅遊、培訓,以及保護區建設項目的申報等工作,對於溼地、公園、外環線綠化帶等基本建設的區域,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進一步打造特色景觀,完善配套設施,最大程度發揮其生態、隔離、景觀等生態功能。特別是紅線範圍內,在尚未實施造林的區域,今後通過一號工程的實施,拓展綠色空間,逐漸形成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生態空間格局。(記者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