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本市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的《天津市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將“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以“溼地”保護類型,全部劃入了生態用地保護紅線內。從市海洋局獲悉,該區域屬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以貝殼堤、牡蠣礁珍稀古海岸遺蹟以及溼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爲保護和管理對象,總面積88.49平方公里。
市海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劃定生態紅線之前,對保護區的保護管理雖然已有相應的法規和地方性政令作爲依據,但由於本市僅有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羣衆很少有人知道保護區,更缺少羣衆的理解、配合與支持。此次,本市將山、河、湖、公園、溼地、林帶劃入生態紅線,一是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使政府和公衆凝聚共識,形成生態保護合力;二是將爲已有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注入新的動力,營造更加積極的生態保護氛圍。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被譽爲“地球之腎”。含有牡蠣礁的七裏海溼地坐落在本市寧河縣西南部,是海陸變遷形成的具有顯著海洋特徵的古潟湖型溼地。其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具有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作用。同時,由於它是古海岸遺蹟,在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等多學科研究,以及分析判斷現代海岸線的演變、海平面的上升等方面亦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被專家學者譽爲“天然博物館”。
多年來,市海洋局依照相關要求,針對不同保護對象和功能區,實施了有效管理。通過疏通水系、修復植被、修復沼澤淺灘、修復和構建鳥島,實施全天候無人視頻監控等生態保護和管理措施,使七裏海溼地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日趨良好。(記者金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