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視頻:美參議院委員會批准鮑卡斯出任美駐華大使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2月7日電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96票贊成、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馬克斯•鮑卡斯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提名,鮑卡斯完成全部官方程序,正式成爲美國第11任駐華大使。現年72歲的鮑卡斯在美國政壇縱橫多年,是一名政界“老將”。他雖不會講中文,但曾和中國打過多次交道。
政壇老手:美國國會縱橫將近四十載
馬克斯•鮑卡斯(Max Baucus)1941年12月11日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海倫娜。現年72歲的他縱橫美國國會近四十載,是迄今蒙大拿州任職時間最長的聯邦參議員,也是參議院中第三位任職時間最長的議員,現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
鮑卡斯獲斯坦福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當過律師,1974年進軍政壇。1973年,鮑卡斯當選蒙大拿州衆議員,次年當選美國聯邦衆議員,並在1976年連任。
1978年,鮑卡斯當選聯邦參議員,連任六屆至今。鮑卡斯的本屆參議員任期將在2014年結束,他曾表示自己在任期結束後將退出參議員競選,不再尋求連任。
鮑卡斯先後在國會關聯農業、食品、林業、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財政、金融、稅務等領域的委員會任職,是法律和政策專家,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個人生活上,鮑卡斯有過三段婚姻,與首任妻子育有一子。現任妻子梅洛迪•哈內斯曾經是他的辦公室主任,兩人在2011年結婚。
鮑卡斯還是一名長跑健將,曾經參加過50英里(約合8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對華:與中國多次“打交道”
成爲新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鮑卡斯也將創下兩個“第一”——他不僅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上任時年齡最大的駐華大使,還將是13年來首名不會說中文的駐華大使。
雖然不會說中文,鮑卡斯也曾和中國打過多次“交道”,尤其是在經貿領域。他曾8次訪華,包括1997年陪同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訪華。2010年,他以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身份訪華,並與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
在對華問題上,鮑卡斯既發揮過建設性作用,也有態度強硬之舉。
上世紀90年代,鮑卡斯支持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接觸”政策,支持無條件延長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主張把人權問題與貿易問題脫鉤。他2000年協助推動參議院通過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議案;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美談判過程中,鮑卡斯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在擔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期間,他推動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向奧巴馬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對中國的所謂“不公正貿易手段”採取強硬態度。2013年7月,他和其他三名有影響力的國會議員致信奧巴馬,要求華府在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優勢:政治經歷及精通經貿將成使華“最優資源”
此前美國媒體分析稱,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鮑卡斯出任駐華大使,原因之一就是鮑卡斯具有多次與中國打交道及在經貿方面的豐富經驗。
同時,鮑卡斯與白宮關係密切,與奧巴馬私交匪淺,更與商界相熟,多年來是民主黨處理經貿事務的主要人物。其在白宮、國會以及民主黨內的廣泛人脈有助於他今後更好拓展美中關係,及時與華盛頓就敏感議題進行順暢溝通。
也有分析認爲,鮑卡斯的提名,代表奧巴馬政府在美國運作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時,對兩國經貿關係的重視程度。
分析指出,鮑卡斯出使中國後,會設法爲美國農產品開拓中國市場,還可能會尋求中方提高勞工、人力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標準。同時,鮑卡斯熟悉中國政府及其行事方式,出任駐華大使會更有手腕,方式更成熟、穩重,從中美關係的大局來處理有爭議的議題。
考慮到鮑卡斯的年紀,預計出使中國將成爲其政治生涯“最後一站”。與其前任駱家輝相比,鮑卡斯身上雖沒有那麼多“中國元素”,但更豐富的政治經歷將成爲鮑卡斯使華的“最優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