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月10日,天津市消協發佈2013年度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13年,全市消協系統共接聽來電、接待來訪諮詢12407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2660件,辦結率爲96%,爲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422萬元。
據瞭解,2013年受理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生活和社會服務類、交通工具類投訴數量位居前五位,佔2013年度受理投訴總量的71.2%。從投訴性質來看,質量投訴數量快速上升,以1752件的總數量高居榜首,佔到投訴總量的65.9%。

手機投訴最多 質量問題佔八成
“我新買的手機就出現了通話質量問題,拿到維修中心,誰知他們不給出具檢測報告,沒有報告就不能到銷售方辦退貨。”日前,濱海新區消費者薛某就遇上了這樣一件堵心事。寧河縣消費者李某也碰上了類似的問題,他以2950元價格購買一部手機,當日即發現該機待機時間短,經常出現死機現象,第二天聯繫商家要求更換新機遭拒絕。消費者周某、吳某投訴稱,其購買的三星N7102型手機稱支持四個頻段,但在國外有兩個頻段不能正常使用,三星公司雖堅稱手機沒問題,但其網站隨後卻對該款手機的宣傳表示刪除了不能正常使用的兩個頻段資料。
在家用電器類投訴中,手機類投訴比重最大。全年共受理手機投訴233件,佔家電類投訴的39%,其中,因手機質量問題形成的投訴佔八成。手機投訴的主要表現包括手機出現白屏、黑屏、音量小、按鍵不靈、不能接聽電話、自動關機等問題,商家不履行相應的“三包”義務。手機出現問題後,長時間不能修復,不提供備用機,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商家動輒要求消費者出具檢測報告,以此推脫責任。消費者新購手機的實際功能與宣傳不符。

奢侈品遇“質量門”
服裝和鞋是人們購買頻率很高的生活消費用品,2013年度服裝投訴232件,鞋投訴170件,僅次於手機投訴量。服裝投訴主要是開線、褪色、起球、破洞、標示成分不實等問題;鞋的投訴主要是開膠、脫膠、配飾鬆落、開裂等問題。此外,就是服務態度、出現問題後不予消費者解決等問題引起投訴。
濱海新區消費者馬某購買兩件“賽斯特”牌女式針織上衣,送天津市服裝家紡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發現商品所標成分與實際檢測不一致,鑑定結論爲“纖維含量標識不合格”,消費者認爲受到欺詐要求賠償;奢侈品品牌也同樣遭遇“質量門”,武清區消費者陳某7月11日在佛羅倫薩小鎮支付1530元購買一雙“GUCCI”牌鞋,22日發現鞋子開膠,28日到店中解決此事,商家稱不予負責;濱海新區王某支付349元在漢沽百貨大樓購買“百麗”牌女鞋一雙,正常穿着一次後鞋面飾物脫落,影響鞋子外觀,要求退貨;寶坻區消費者劉某在森馬服飾店購買特價服裝,回家發現有洞,商家以特價爲由,不予退換。

汽車仍是投訴焦點
數據顯示,消協全年共受理汽車及零部件投訴172件,雖然相對2012年的215件下降20%,但仍居投訴熱點商品第三位。東麗區消費者陳某支付25萬元購買一輛“福特”汽車,在4S店辦完全部手續提車時發現已經行駛了130公里,一條輪胎被扎;河東區消費者王某汽車變速箱存在問題,上海大衆寶通4S店建議清洗油路能解決,但是清洗後問題依舊存在,消費者要求退還清洗費用。
據介紹,消費者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新車質量問題。有的涉及發動機、變速箱、制動系統等核心部件,有的提車就發現車輛有劃痕等瑕疵。二是汽車銷售問題。一些4S店對緊俏車型亂加價或強制搭售裝俱配飾。此外還存在不能按時交車、故意隱瞞汽車真實情況的現象。三是服務維修問題。對汽車故障原因單方說了算,多次維修不能解決存在問題,有毛病就開“大處方”,不提供汽車維修記錄或憑證。此外,傢俱、裝修建材也是投訴熱點。全年共受理傢俱投訴164件,佔日用商品類投訴總量的49%。受理裝修建材投訴106件,占房屋及建材類投訴總量的63%。
消協提示:購物貨比三家 積極維權
市消協提示廣大消費者,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和口頭承諾,要了解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貨比三家選擇有保障的經營者進行消費。選購商品時要仔細挑選,儘量當場加以查驗,索取購物票據並妥善保存。產生消費糾紛要冷靜對待,積極依法依規維權,與經營者協商不成及時向消協或有關部門投訴。
市消協呼籲廣大經營者,牢固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將誠信經營作爲企業發展的基石。積極主動承擔更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責任。在消協引導下多用和解方式解決消費糾紛,減少矛盾激化的可能性。
市消協也建議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力量,更多的關注消費維權事業,支持配合消協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賦予的公益性職責,分工協作,合力破解消費領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營造和諧的消費環境。(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