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本報與市民政局殯葬事業管理處開辦的“引領文明綠色祭掃”專欄受到很多社區工作人員的讚揚,大家紛紛致電本報表示,在社區內大操大辦喪事,燒紙放炮祭奠先人等,不僅影響社區環境衛生,製造空氣污染,而且干擾居民正常生活;社區裏倡導移風易俗辦喪事,提倡“社區共祭”、“家庭追思會”、“鮮花祭奠”等文明祭掃新風,是十分有必要的。
居委會主任上門勸導節儉辦喪事
昨天,河西區氣象南里社區居委會主任張麗娜說:“近5年來,我們這個有着3000多戶家庭、8000多人口的社區,都沒有出現吹打唸經、大操大辦白事的,搭靈棚的都很少。我們要求社區裏誰家有親人過世了,主管民政工作的居委會主任要在第一時間趕到居民家中,一是帶去慰問,二是勸導居民節儉辦喪事。現在,我們社區裏,誰家辦喪事,基本都是在樓門口放點花籃,有的連花籃也不放,我們居委會工作人員常常看不出人家辦喪事了,還得由樓門長提醒我們才知道,趕緊到人家去慰問。”
去年全市80萬居民參加社區共祭
河西區天塔街環湖東里社區是本市踐行文明共祭活動的先進社區。社區劉主任說:“隨着文明祭祀方式的逐步推廣,往年煙霧繚繞、紙灰亂飛的情景正在逐漸發生改變。”濱海新區大港古林街社區服務站也積極踐行“都市文明社區共祭”活動,來自古林街凱旋苑社區的數十社區居民都參與過祭奠活動。活動旨在推動人們提升社區文明素質,倡導文明低碳的祭奠方式。本市東麗區華明鎮的部分居民在社區街道的組織下,去年也共同舉行了一次社區文明共祭。像華明鎮這樣以街道社區爲單位組織文明共祭的社區,去年本市涌現出上百個,全市80萬居民參加了社區共祭活動。
殯葬部門:今後將逐步取消焚燒箱
市殯葬事業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盧永指出,《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的頒佈,對規範人們的祭奠行爲,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推進天津市開發開放與國際大都市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通過各級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及各個媒體的共同努力,積極探索出了許多取代燒紙陋俗的文明祭奠形式,其中,“都市文明,集體共祭”、“家庭追思會”、“鮮花祭奠”和“社區共祭”等形式,深受廣大市民的認同與接受。另外,應廣大市民文明祭奠需要,市民政局還專門籌建了祭奠網站“津祭網”,廣大市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祭奠自己的親人。登錄市民政局網站,點擊相應圖標即可進入祭奠網站。
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盧永主任表示,市民在家門口參加社區文明共祭,其實這不只在更大範圍內倡導了文明祭掃新風,同時也有效緩解了清明期間各大殯儀館周邊的交通壓力。今後5年,本市將在更多社區街道推廣社區文明共祭,並逐步取消焚燒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