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新發布
小廣告“重災區”地圖出爐
昨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發佈191處小廣告高發區的具體位置。針對這些“重災區”,相關部門將加強巡查,月月考覈。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爲期近半年的摸排,發現全市16個區縣共有191處非法小廣告“重災區”,城六區134處,郊區縣57處。其中東城區最多,40處;其次是西城區,31處;海淀區27處、石景山17處、朝陽區15處、通州區12處、密雲縣11處、房山區10處、昌平區6處、順義區5處、豐臺區和懷柔區4處、平谷區3處、門頭溝、大興區和延慶縣都是2處。
記者在高發區地圖上看到,這些“重災區”主要存在於城鄉結合部,地鐵、城鐵站周邊,長途汽車站周邊等。比如管莊地區,太陽宮地鐵站周邊,地鐵五號線北苑站、天通苑站周邊,六裏橋長途汽車站周邊等。醫院周邊也未能倖免,友誼醫院、人民醫院、宣武醫院等大醫院周邊都成爲了小廣告高發區。而小廣告的類型主要以張貼、手寫、噴塗和散發4種爲主。
針對這191處小廣告高發區,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將這些高發區域的具體信息轉送給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等單位,推進問題解決。同時,加強檢查考覈,每月對城六區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對全市清除非法小廣告環境衛生開展專項考覈,並納入環境衛生乾淨指數。
馬上就訪
一頓飯工夫
小廣告冒出上百張
地點:北京站西街
作爲東城區的小廣告高發區之一,昨天中午12時,記者來到了北京站西街。在這條長800米左右的街道上,一張張白色小廣告格外刺眼。
記者從北京站路口往西步行,要途經地鐵出口、過街天橋、電話亭、公交站以及工地圍擋,然而它們無一例外地,都被一張內容相近、電話號碼相同的招工小廣告“光顧”了。記者粗略統計,內容相同的小廣告在這條800米的街道上總共出現了100多次。
記者沿途觀察,這些小廣告都是剛被貼上的,有些因爲貼得倉促,膠條還沒粘牢,小紙片被風吹得顫巍巍的;有的被塞進電話亭縫隙裏,想拿都拿不出來;甚至還有的被貼在了路邊私家車的側門玻璃上。
“就吃了一頓午飯的工夫,又冒出這麼多張”,拎着環保袋的清潔工劉大姐挨個走到小廣告跟前,掏出小鏟子一張張清理。“貼小廣告的就看上這條街外地人多,專門貼招聘、招租這類小廣告,我前腳走,他們後腳就來貼,專門跟我打游擊。”
成本覈算
清理一張小廣告成本六毛八
在日前召開的非法小廣告治理工作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區縣清除非法張貼、噴塗小廣告年度作業經費不得低於全年環境衛生作業經費的6%。而在2013年城六區非法小廣告清除作業檢查排名中,位居第一的西城區,是惟一一個做到這“6%”的區縣。
據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環衛處介紹,除西城區外,去年全市其他區縣的小廣告作業經費投入都在300萬至1000萬之間。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委託環衛中心作業,二是招聘專業公司作業,三是由街鄉(鎮)自行作業。
西城區專項清理小廣告投入了1300萬,這筆錢是怎麼花的呢?
西城區市政市容委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西城區面向市場公開招標了一家專門負責清理小廣告的專業作業隊伍,這個隊伍共有230人,配備大中型作業車和電動車,開通24小時舉報熱線隨時出動清除。1300萬元的經費中,包含了辦公用房租賃、車輛、人員工資、工具耗材、研發費用、日常管理費用等。由於需要清理的小廣告很多,鋼刷、小鏟等耗材設備的支出也很多。這位負責人說,去年一年西城區總共清理小廣告約1900萬張,平均每個作業人員每天至少清理200張以上。按照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用1300萬元除以1900萬張,西城區每清理一張小廣告,成本約爲0.68元。
馬上就訪
一年用掉一噸刀片
地點:唐傑科技公司
從地鐵陶然亭站下車,記者在龍爪槐衚衕裏七拐八拐,終於在一個小院裏找到了承接西城區小廣告清除作業的唐傑科技公司。“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區租到一塊能辦公、能停放車輛的地方不容易啊”,高經理說,“我們主要負責西城南片地區的小廣告清理,5個組100多個人全撒出去幹活了,只有中午吃飯的時候能看見。”
高經理介紹,科技公司目前共有230人專門負責小廣告清除作業,人員工資保險的開銷佔了總開銷很大一部分。“每個員工的工資都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還上了五險一金。”除了人員工資,公司在鐵鏟、鋼刷、油漆塗料等方面耗材上的資金投入也很大。以小鐵鏟上的刀片爲例,高經理粗算了一下,平均每個人一天用掉兩個刀片,230個人一年超過10萬片,加起來的重量超過了1噸。
作爲一個專業團隊,精細化且分門別類地清理小廣告是唐傑科技公司的特長,尤其對於一些“疑難雜症”。高經理說,小廣告看上去雖然只是一張紙,但用什麼膠、用什麼紙都會影響到清理的效果。這些年,小廣告的膠水、膠條甚至紙張材質也進行了改良,因此公司專門組建了研發團隊,針對不同膠水和膠條,研究出不同種類的清洗液,作業人員隨身攜帶,並且練就出“對症下藥”的功夫。
說到清洗液,高經理特意推來了一輛電動車,給記者展示了一下作業人員隨身配備的“百寶箱”。防粘貼劑、清洗劑、各種鋼刷頭,甚至還有油漆和刷子。水泥牆面用高壓蒸汽水槍、光面瓷磚用百潔絲、麻面瓷磚用鋼刷、塗鴉用清潔劑……對於不同種類的材質,公司規定了有針對性的作業技術規範,在一些重點地區,作業人員還專門塗刷防粘貼或者一擦就掉的塗料。
“我們的作業要求是不留痕跡,所以有時候還得當一當‘油漆匠’。”高經理指的是一些被貼了小廣告的牆壁,清理時可能會破壞牆壁的漆面,作業人員就要現場調製顏色最相近的油漆,覆蓋在上面,盡最大可能恢復原貌。
專家觀點
清光小廣告
還得立“重法”
人大代表衛愛民:
一個小廣告,爲何有關部門一年花幾百萬上千萬請人天天清,但還是照樣難絕。我認爲,核心問題是部門之間沒有真正聯動起來,作用沒有發揮起來,同時也存在執法不到位的問題。這種久治不愈的城市病,北京不僅要立法,還要立重法,而且要嚴格執行。
政協委員朱良:
小廣告的治理必須進入立法層面,用法律條款來界定各部門責任,規定具體的處罰措施。沒有法律依據,政府部門就有可能“手軟”。另外就是需要從源頭上治理,以立法爲前提,根據法律明確規定,抄小廣告的“老窩”。就像治理水污染一樣,髒水已經流進河道了,再治理也滯後,只有截流排污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