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正式實施機動車按尾號限行和外埠機動車早晚高峰限行政策已近兩周,我們的生活因為限行發生了哪些改變?近日記者采訪發現,限行政策改變的不僅僅是市民的出行方式,還提昇了市民的環保理念,綠色出行、低碳生活被更多人接受並踐行。
家住河北區悅海大廈的市民周磊私家車尾號是『7』,按照限行政策,這個月到下月初,他每周二都要停開一天車。不過政策實施以來,他主動限行,每周有三天不開車,改乘地鐵公交。周磊告訴記者,他在青雲橋附近上班,上下班高峰遇到堵車的話,一般需要四十多分鍾;改乘地鐵加公交後,時間上差不多。『乘坐地鐵和公交,沒有自己開車時堵車的煩躁,走路去地鐵站還能鍛煉身體,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這種公交生活。』周磊說。
本市上周空氣質量整體情況較好,有4天為良好級別,雖然限行給空氣質量帶來的改善是一個長期過程,不過在感官上,很多市民還是把上周的空氣質量歸功於限行政策的實施。市民鄭峽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的限行心得和做法讓很多朋友點『贊』:空氣質量的好轉,說明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看到效果的,只要能長期堅持,藍天一定會長期陪伴我們。
鄭峽告訴記者,限行期間,她沒有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年幼的兒子問及原因,她以此向孩子傳遞環保理念,並在現實生活中一一踐行。如今,她家的很多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不再使用一次性紙杯,盡量不用塑料垃圾袋,孩子的小書包也換成了無紡布制成的『綠色書包』。
網友『三葉草四顆心』在微博上的一段話引起了網友的共鳴:限行,改變的不僅僅是出行習慣,還有生活習慣、環保理念、空氣質量等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東西。每周有一天不開車,至少我們可以體驗平時未曾感受到的生活節奏,還能在步行、騎車或換乘公共交通時,留意下開車時未曾欣賞過的風景。(記者孔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