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廣播電視臺等聯合舉辦的“我們的價值觀”市民大型訪談活動,首期節目在東麗區開始錄製。節目錄制現場,來自東麗區的社區志願者王友田大爺、來自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孟亮同學和來自和平區文化宮的鄭偉,分享了他們的志願故事,道出了他們長期堅持做志願工作的心聲。
人物1:東麗社區志願者王友田
他的故事:71歲的王友田大爺是活躍在東麗區的書法輔導員,是一位不辭辛苦的交通疏導員,他還是網吧監督員、環境清整員、城管督察員、道德宣傳員。
王大爺做交通疏導員已有六年時間,有一次,王大爺在一個路口執勤,眼看着一輛小轎車在拐彎時搖下車窗,把盛滿了菸頭菸灰的煙盒隔着窗戶倒在了馬路上。王大爺也沒說啥,就彎腰把菸頭都撿起來了。“當時,那司機師傅的臉就紅一塊白一塊的了。”王大爺說,轉天那師傅再經過時,還刻意把車停下來,跟他道歉,說王大爺這麼做“比抽他嘴巴還讓他難過,並保證一定改。”
他的心聲:人活在世上,追求幸福快樂是本能。我用我的熱心、愛心、誠心、恆心,堅持做志願者,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人物2:師大支教志願者孟亮
他的故事: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作爲天津師範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師大文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孟亮和同學們一起,遠赴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天津師範大學希望學校”開展了爲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支教的一年中,孟亮用相機記錄下山裏孩子們的真實生活。回學校後,孟亮在師大舉行了“夢開始的地方”支教攝影展。孟亮希望通過自己拍攝的孩子們的笑臉,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大山裏的希望,關注參與到西部教育建設之中。
昨日的訪談現場,當定西孩子們一聲聲的“孟老師”在話筒的另一側傳來,孟亮的眼睛溼潤了。孩子們一張張笑臉又浮現在他的眼前。“我會回去看你們的!”在話筒的這一側,孟亮承諾。
他的心聲: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老師,而甘肅的這些孩子是我人生的第一批學生,從到定西的時候開始,我的感動就沒有停止過。
人物3:和平文化宮副館長鄭偉
他的故事:作爲天津首家“心目影院”的主要創辦者,自2007年開始,他堅持每月開辦一場“心目影院”講解,繪聲繪色的講解讓盲人朋友享受着精神上的光明;2009年,他創辦了天津首家爲農民工及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藝術教育的“圓夢愛心”藝術學校,向渴求藝術卻無力承擔高額學費的孩子敞開了學習的大門。
錄製現場,鄭偉透露,就在3月16日,這所特殊的培訓學校新學期正式開學了,而他們已經擁有了130多個孩子,在兩年的時間裏將學習書法、繪畫、口琴、朗誦、舞蹈等藝術課程。
他的心聲:我希望在這裏學藝的孩子們將來把這些寫着“圓夢·愛心”藝術學校標誌的樂器帶回家,等他們長大了這將是他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希望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顆愛的種子。
在訪談現場,市民聆聽了三位志願者的故事後,非常感動。
市民1:我也是一名志願者,在奉獻中我們體驗到了快樂,這條道我們走定了,而且還要繼續走下去。
市民2:做志願服務,年齡不是問題,愛心不分大小,就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記者劉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