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11日,以“對接京津,協同發展”爲主題的“中央及京津冀媒體記者滄州行”活動舉行。京津冀三地媒體記者來到滄州市渤海新區——河北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增長極,瞭解其發展狀況及未來規劃。
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爲重大國家戰略。面對這一重大機遇,早有準備的渤海新區搶先出擊,3月在北京中關村舉辦了中捷高新區中國衆籌務實論壇暨中捷高新區中關村辦事處揭牌儀式,正式開啓了全面對接京津的大幕。
對接京津優勢資源轉移,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
“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實施,帶來了首都功能疏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京津產業轉移以及科技、人才等要素資源加速外溢等重大機遇。渤海新區區位、交通、土地資源、產業基礎、港口和腹地等優勢將加速轉化爲發展優勢,渤海新區隨之進入了跨越趕超、加速崛起的重要戰略黃金期。”市委常委、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繡峯說,今年一季度,渤海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4億元,同比增長6.1%;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36.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億元,同比增長7.4%。在此基礎上,今年全區將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8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11%。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京津優勢資源轉移,關鍵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渤海新區堅持開放崛起、項目突破、綠色發展,重點打好對外開放、項目建設、港口建設、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綜合保稅區和環境建設“七大攻堅戰”,積極構建“一港(黃驊港)一城(黃驊新城)”、“三組團”(臨港商務區組團、南大港組團和南排河組團)、“九園區”發展格局。
通過認真研究《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以及京津產業發展、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渤海新區加快調整完善渤海新區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和海洋利用規劃,紮實開展港口、保稅區等詳規編制工作,實現規劃對接,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同時,重點打造臨港生物醫藥科技園區、中捷高新區和黃驊港綜合保稅區三大主平臺,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特別是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今年以來,已新引進了北京康辰製藥、北京格爾威藥業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推進北京四環製藥、北汽國際進出口基地、中都物流北汽(黃驊)汽車有限工作物流配套項目、北汽海納川零部件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

“在對接京津的過程中,我們將全力打造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我國北方重要深水樞紐大港、河北對外開放新高地和靚麗繁華、生態宜居的現代濱海新城,加快建設極具實力、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沿海強區、壯美新區,努力把渤海新區打造成爲河北沿海增長極上的‘皇冠’、引領冀中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丁繡峯說。
加速港口建設,叫響新區發展的港口優勢
“藉助黃驊綜合大港,我們預計一年可以節省運費4億元,足夠再上一個新項目!”滄州渤海新區一家公路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前原料運輸一般是從山東和韓國海運到塘沽港,再由汽車運往黃驊呂橋鎮的生產基地,平均每噸運費470元。而利用黃驊港這個平臺,加之廠區北部的朔黃鐵路、滄黃地方鐵路的運輸專用線已直通廠區,可直接把原料從產地海運到黃驊港,再經過管道把原料從碼頭傳送到廠區,平均每噸運費降到了390元。
像這家企業一樣,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爲黃驊港是冀中南地區最便捷出海口的交通優勢和發展優勢集聚而來。
“渤海新區要想把自己打造成河北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增長極,積極必須牢牢抓住港口建設這條‘生命線’,讓港口成爲新區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最強支撐。”丁繡峯介紹說。
去年,渤海新區20萬噸級航道實現試通航、20萬噸級礦石碼頭完成重載試車、邯黃鐵路通車至渤海新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同步”目標順利完成。黃驊港完成全年吞吐量1.7億噸,增速位居全國主要港口首位;完成集裝箱23萬標箱,同比增長126%,實現了一年一翻番。黃驊港成爲環渤海港口羣中最具成長性的港口。
同時,渤海新區加大“三大體系”建設力度,投資42億元,繼續完善以港口集疏運爲重點的綜合交通體系;投資23億元,加快建設以基礎配套爲重點的園區配套體系;投資35億元,全力構建以黃驊新城和臨港商務區爲重點的城市服務體系,新區綜合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建設現代化城市,爲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提供優質服務
作爲港口和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只有建成宜居、宜業、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城市,才能爲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提供優質良的服務。作爲渤海新區構建“一港(黃驊港)一城(黃驊新城)”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環節,黃驊新城的建設日新月異。

爲實現服務的“零對接”和全覆蓋,黃驊新城起步區規劃了包括國際旅遊區、高教園區、商務休閒區、總部經濟區、科技創智區和綜合服務區六個不同功能的服務板塊,從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商務接待、休閒旅遊、配套服務等多方面強力對接港口與產業發展。
沿着黃驊市的渤海路或新海路一路向東,你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新區城市發展的脈搏:博海大橋、市民公園、新民居、企業總部大廈、住宅小區、高等學府、世博歡樂園、五星級酒店、高爾夫球場……新城的一個個標誌性“景觀”,使昔日的荒涼之地變成了富有現代氣息的繁華之城。
站在博海大橋上,黃驊新城的美景一覽無餘,而近在咫尺的便是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這座高等學府已經連續招收了兩屆學生,目前在校生數量已達7000多人。高等學府的入駐,爲這座新興的城市帶來了無限生機。
除了起步區之外,黃驊新城核心區和老城區的建設步伐也在加快。其中,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委託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設計方案,南排河水系景觀帶、醫院、幼兒園、小學、第五中學和“兩橫五縱”路網等重點項目已經啓動,現場已經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老城區重點謀劃啓動了總投資26.6億元,涉及16個棚戶區、25個居住片區,面積125萬平方米的城市改造提升工程,這對扮靚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將起到重大的積極作用。
項目建設攻堅突破,築牢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長久的發展實踐讓滄州人深知:要想打造河北沿海增長極上的“皇冠”、引領冀中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產業爲支撐。近年來,渤海新區立足自身實際,牢牢抓住項目建設不放,堅持強力攻堅突破,保持了持續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以“三個集中一批”爲載體,項目招商實現新突破。通過去年9月份組織開展的招商引資“百日攻堅”活動,實現了後兩個月“集中開工一批、集中籤約一批、集中竣工一批”的任務目標。去年全年簽約項目82個,總投資達1289億元,引進了總投資340億元全國最大的石材交易中心--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總投資70億元的新加坡金鷹集團LNG碼頭、總投資40億元的浙江和潤糧油加工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了中核集團核燃料產業園、北汽華北(黃驊)汽車產業基地系列配套等一批重點項目;共完成億元以上項目建設投資540億元,全區億元以上竣工、續建和新開工項目達到189個,總投資達2243億元。
今年,渤海新區將着力建設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城產業園區、中捷石化產業園區、黃驊汽車產業園區、南大港生態產業區、羊二莊物流園區、中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排河海洋經濟產業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等九大功能園區,培育壯大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商貿物流等主要產業和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確保每季度都有項目簽約、都有項目開工、都有項目竣工,計劃全年簽訂億元以上項目100個以上,項目總投資達到1000億以上;全區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70個,竣工項目69個,續建項目133個;新增規上企業31家,達到188家,全部達產後,預計實現稅收8億元。
如今,渤海新區,這個環渤海城市帶中的“後起之秀”,猶如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向世人綻露出了靚麗容顏。乘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一座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正崛起於渤海之濱。(記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