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上午,開國元帥羅榮桓之子、原二炮副政委羅東進老人為沌口開發區黨員乾部做了一場深刻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報告。前一天下午,羅老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講述羅榮桓元帥的家訓與傳承。
從武漢走上革命道路的元帥
在十大元帥中,只有羅榮桓是學生出身,在25歲之前,他一直奔波在青島、武漢、上海、廣州等地的求學路上,最初的理想是當個工程師。
1927年4月,正在武漢中山大學理學院(現武漢大學)讀書的羅榮恆參加了共產黨。8月,組織派他組織鄂南通城秋收暴動,出任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黨代表。
生活中的羅榮桓性格內向,愛讀書、喜書法、不抽煙,也不喝酒,不題詞,不愛照相,生活嚴謹,寬厚待人。1963年12月,羅榮桓元帥因病去世,給家人留下的遺言是:『我死了以後你們就從現在的房子裡搬出去,搬到普通的房子裡去。』
毛澤東曾稱贊羅榮桓是可以一輩子共事的人。在毛澤東唯一一首悼念戰友的七律《吊羅榮桓同志》中可見一斑:『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2006年,羅東進曾經組織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為長征沿線老區捐建了愛心小學20所,愛心圖書室100個,慰問了長征沿線老紅軍或家屬近2000人。
昨天他對記者說,這樣做是想向社會宣揚一些正能量。他希望年輕人都能去革命老區看一看,『做這件事情,也是希望我們的後代不要忘了老一輩的傳統。』
『我是沂蒙老鄉一口口喂大的』
『我們這樣一個家庭,大家都很感興趣,說你們是不是貴族學校出來的?也有人問你們上的什麼幼兒園啊?他們不了解那個年代。』羅老說:『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在老鄉家裡長大的。』
羅老出生於1939年2月,八路軍115師東進山東前夕,『東進』之名由此而來。他不到一歲時就隨115師由挑夫從山西挑到山東。到了山東以後,由於環境緊張,就寄養在老鄉家裡。直到他5歲時,纔把他接回來。
沂蒙山區的條件異常艱苦,糧食只有粗糲的糝子面煎餅,小孩子沒法吃,老鄉就先放在嘴裡嚼,嚼細了再把羅東進抱在身上,嘴對嘴地喂。『放現在可能有人說不衛生,可他們哪知道,那時候老鄉哪怕有一口吃的,就要先留給八路軍的孩子。』
『從小父母對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你們不能忘了老百姓,是他們一口一口把你喂大」。』羅老說。
不能做『八旗子弟』
羅老回憶說,小時候他很淘氣,有一次戴了個防毒面具跑到外面,把村裡的孩子們嚇得直哭。羅榮桓元帥知道後,嚴厲地指責他:『你怎麼忘本呢?你怎麼能去嚇唬撫養你的大爺大娘的孩子?你違反了群眾紀律!』言罷,關了他一天禁閉。那年他纔3歲。
後來,他隨父母進京,當時北京城裡尚有不少遺老遺少,終日無所事事,以遛鳥、喝茶為樂。父母便經常告誡羅東進兄妹:『你們以後,千萬不能成為八旗子弟。』這句話,不但元帥夫婦經常說,鄧穎超也曾這樣教誨軍中子女,它深深地紮根在羅東進心裡。
現在,『不能做八旗子弟』這句話,羅老拿來教育子女。他笑稱和下一代之間『溝通不容易』,但從他們小時候,到進了部隊,再到出來搞生產經營,他都時時刻刻提醒他們,『不要忘了老一輩的傳統,自己賺了點兒錢,要為社會、為人民做點事情。』
在昨天的報告中,羅東進說,開國元勛們是依靠群眾創立政權,黨的十八大以來,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施以重典,打出重拳,頒布了八項規定,紮緊了制度籠子,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非常必要。就像父親常常告誡他一樣,『我們不能忘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