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針對導致11人死亡的烏政府軍“反恐行動”,烏政府稱,烏有責任採取“一切必需措施”平息東部地區局勢,維護國家和平。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在與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的通話中認爲,烏軍事行動令人難以接受,同時呼籲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予以譴責。普京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時表示,目前烏局勢已嚴重惡化,烏事實上已處在內戰邊緣。與此同時,美宣佈支持烏當局採取的軍事行動,並再次威脅對俄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對此,俄聯邦委員會16日指出,西方挑釁旨在使俄捲入烏衝突,同時將烏局勢的責任轉嫁給俄羅斯。俄外長拉夫羅夫強調,俄方不會出兵干預烏克蘭內政。
儘管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紛爭不斷,但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仍同意於17日舉行四方會談,力圖以最小代價穩定烏局勢。
當地時間4月16日下午,親俄武裝人員乘6輛裝甲運兵車衝進烏克蘭東部城市斯拉維揚斯克。有報道稱,部分裝甲車原隸屬於烏軍隊,這意味着政府軍已出現臨陣倒戈。這也是15日烏政府軍在東部針對親俄武裝人員首次發起“反恐行動”導致11人死亡後,親俄武裝人員實施的一次反擊行動。
俄強調烏憲法改革;烏不準備討論聯邦化問題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阿丰采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爲,美國此次發起的四方會談,本質上是歐美烏“三方”共同對付俄“一方”,利益各不相同,相互妥協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目的不同。譴責並制裁俄是此次歐美兩方的重要目標。在14日歐盟外長會議上,多國認爲,俄是新一輪地區局勢動盪狀況的煽動者,應對其採取“強硬而漸進”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美國正醞釀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目標可能擴大至能源、銀行和礦業等領域。烏克蘭則希望美歐進一步對俄施壓,加大對俄製裁力度。而俄對這類由美積極主張的會談本來就不熱心,對歐美將烏危機轉嫁到自身的做法更是不能接受。俄羅斯本希望在聯合國框架內解決烏克蘭問題,但和者寥寥,此次在四方會談中俄的主張更不可能得到呼應。
其次,內容不同。烏克蘭方面15日表示,不準備在此次會談中討論聯邦化問題,但俄要求烏東部和南部代表參加,就是希望烏實施聯邦制的明證。拉夫羅夫16日強調,烏憲法改革應成爲此次會談的主要議題,“必須啓動真正而非表面的改革”。烏還希望在此次會談中促成俄降低天然氣價格,而俄宣稱,烏若不交付所欠天然氣費用,俄將對烏“斷氣”,這必將使歐盟方面也遭受嚴重的連帶損失。此外,歐盟各國領導人呼籲俄保持克制,以確保事態不再進一步惡化。俄認爲,這本身就是偏見加栽贓,事實上俄方一直在剋制,並未採取實際行動,是烏爲在17日的四方會談中搶佔有利地位而主動發起了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