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減負令”頒佈後,本市各中小學都嚴格執行,作業少了、放學早了,但家長們最爲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會不會因此而下滑,尤其是對高年級學生,中考、高考仍在,減輕負擔會不會以降低分數爲代價?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所學校瞭解到,學生減負給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既然不能多留作業,那麼老師就得使出渾身解數提高課堂吸收率,保證學習效果。濱湖中學初三年級數學老師朱虹連續三年堅持“零作業”教學,學生的成績非但沒受影響,學習熱情還大幅提高。朱老師說:“如果留作業,一般要求學生做10至15道題。我精選5道以內的題目作爲課堂檢測內容,並通過同學相互討論和老師重點輔導的方式,讓大家利用在校時間就把問題消化掉。”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濱湖中學初三一班,看到熊心地和張弛兩位同學正在爭着上臺講課。這是朱老師爲了提高課堂吸收率而想出的“新招”,初三結課考試已經結束,學生們正在備戰中考,朱老師索性把講臺“讓”出來,讓學生走上講臺。她提前一天把上課內容佈置給大家,轉天以抽籤的方式決定誰講。朱老師告訴記者:“開始同學們都不敢上來,總怕自己講不好,我就在他們講課後進行補充和點評,逐漸地同學們對題目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提升,現在大家熱情特別高,就像今天,本來已經抽中一個,但是另一個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好,非要‘加塞兒’。”
看上去是“零作業”,但課下學生反而更加主動學習,就是爲了轉天在課堂上能“露一手”。而對於那些成績不錯的學生,不留作業更是給了他們充分的時間去攻克“拔高題”。初三二班的劉博文說:“以前寫作業,會的題目也要做好幾遍,感覺特別耽誤時間,自從朱老師用了這個方法,我晚上的時間更加充裕,可以自己找些‘拔高類’的題目做,不懂的轉天再問老師。而且,我的語文和英語是弱項,我可以把更多時間用來加強自己的薄弱環節,現在成績已經提高了不少。”(記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