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裡,各保險公司推出的『分紅險』成為消費者關注焦點。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分紅險消費者提示建議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於分紅險的分紅來源、保險責任、退保條款等方面,目前公眾仍存認知誤區。在近日的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銀保渠道銷售『分紅險』時,銷售員往往將其與儲蓄存款相比並過分強調『分紅險』的高收益,從而導致不少消費者對『分紅險』的理解產生偏差。
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人壽天津分公司的相關人士,他們告訴記者,『分紅險』與儲蓄存款區別主要在於,存款是一種純儲蓄性業務,優點是安全性好,變現性較好,投資不需任何費用;分紅保險則是一種以保險保障為主體,具有儲蓄及投資功能的產品。『分紅險』紅利是按照我國保監會的規定,保險公司每一會計年度將不低於當年可分配盈餘的70%向保單持有人分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一會計年度都有分紅。如果公司的經營情況不好,那麼分紅保險的紅利就會很低甚至為零。因此,消費者應該根據自身的需要購買,不要受高收益的迷惑。如果消費者認為自己錯誤地購買了保險,可以選擇在猶豫期內退保,這樣可以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目前,銀保產品猶豫期已延長為15天。 (記者梁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