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本報記者采訪市公安局刑偵局三支隊負責人了解到,4月份電信詐騙團伙冒充公檢法詐騙犯罪量是1月至3月的總和,且被騙金額巨大。經警方分析案情,歸納出電信詐騙團伙使用的新手法:詐騙團伙采用了所謂的警方『110防電信詐騙錄音』提示功能,以蒙蔽群眾;電信詐騙團伙由撥打居民家庭的固定電話,轉為撥打手機,以擴大被騙群體,進而施騙。
4月10日上午,家住本市的張先生接到一陌生手機電話,對方自稱是市郵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並謊稱郵政部門有張先生未簽收的兩個郵政快件,顯示他涉嫌偷稅1.58萬元。張先生辯解時,對方客氣地把電話轉到『北京市公安局』,讓張先生詳聽警方查案情況。接通後,張先生聽到所謂警方『110防電信詐騙錄音』提示。緊接著,一所謂的北京市公安局辦案民警告訴張先生有人盜用了他的身份信息,他被卷進一起偷稅案,並讓張先生報上身份證號。之後,這名『民警』把電話轉到『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方稱他已被檢察機關上網通緝,並給了張先生一個網址,讓他上網查詢驗證。張先生上網後,發現他被通緝,遂信以為真。此時,對方讓張先生把所有的錢匯到安全賬戶,以保全他的財產。張先生按對方操控,分20筆向對方匯款89萬元。4月11日,張先生與對方聯系時,發現對方關閉手機,感覺上當受騙,遂報警。案發後,市公安局刑偵局三支隊抽調精乾力量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積極收集相關證據。目前,警方正在偵查張先生被騙案。
警方提醒
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通過電話告知嫌疑人涉嫌犯罪,更不會要求進行所謂的賬戶清查及安全賬戶轉賬,電信部門與公安部門的電話網絡不同,不能夠隨意轉接。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嫌疑人往往以『領取郵件』『電話欠費』『有線欠費』為切入點,通過座機轉接至『公安機關』,以事主涉嫌犯罪為由,要求事主把錢轉至安全賬戶或清查賬戶,其顯示的電話號碼系通過網絡改號軟件偽裝成公安機關的電話號碼,以騙取受害人信任。
有效防范電信詐騙須做到『三不一要』
不輕信:不輕信不明電話、短信及網上隨意發布的消息,不主動與對方聯系,撥打所謂的客服、諮詢電話。
不透露:不貪小利或言語誘惑,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不轉賬: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賬戶匯款轉賬,網上支付時不要隨便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以保證自己銀行卡內的資金安全。
要及時報案:當您感覺可能已上當受騙時,應當迅速終止交易、保存涉案證據,並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本報記者呂獻峰通訊員李學軍劉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