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借重首都資源加快紅橋發展,5月15日上午,“搶抓新機遇聚焦新紅橋——天津·紅橋2014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招商宣傳大會”隆重舉行。重點推介18個房地產及商務樓宇項目,總建築面積達220萬㎡,所有項目臨近西站副中心核心區,交通便利,發展潛力巨大。國內外近150家知名的大企業、好企業齊聚紅橋,熱議投資發展,共謀美好未來。
承京攬冀 強勢崛起副中心
紅橋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區兩個綜合性城市副中心之一,面積21.3平方公里,人口56萬人,是天津城市、商業、工業和近代教育的發祥地。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貫穿全境,形成“三河五岸”獨特的地理區位。紅橋區坐擁西站交通樞紐,京津城際、津秦、津保、京滬等高鐵線路在這裏交匯貫通,獨一無二的交通優勢,使西站城市副中心成爲承接北京資源、輻射河北省的戰略要地,大量來自北京與河北省的高端人才與產業在這裏聚集,形成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快速流通。
同時,紅橋區是天津的老城區之一,新一輪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纔剛剛起步,對首都外溢資源有天然的互補性及包容性。爲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潮,近年來,紅橋區緊緊圍繞“建設城市副中心,構建美麗新紅橋”的發展主題,搶抓西站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的難得發展機遇,堅持拆遷、建設、招商並舉的工作思路,全力實施“一極、兩區、三廊”的區域經濟發展佈局,開展以西於莊地區危陋房屋改造爲首要任務的舊城改造工程,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更爲重要的是整理出了大量的可開發建設用地,爲西站城市副中心發揮“承京攬冀”這一功能提供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載體資源,也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活力。有理由相信,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有利“天時”,西站城市副中心即將強勢崛起!
爲加快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持續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紅橋區今年確定了10項重點經濟工作,推出了45個重點建設項目。目前,西於莊地區危陋房屋改造加快推進,和苑西區安置房開工建設,碧春裏二期、和苑C地塊實現竣工,海河華鼎、南開拆車廠主體封頂,陸家嘴廣場、寶能現代科技廣場加快建設,臺商總部基地近期將實現開工,光榮道科技產業園10號地、17號地實現出讓,全區共調查梳理出47個待出讓地塊。
今年一季度,紅橋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區縣生產總值、區級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總值等指標同比增幅位列中心城區第一位或居於前列,紅橋區的經濟實力、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西站副中心作爲承接北京資源、輻射河北省的戰略“要塞”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和凸顯。
政通人和 打造“五力”新紅橋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契機將成爲紅橋區經濟社會提速發展的“助推器”。紅橋區將積極挖潛自身優勢,全力打造“五力紅橋”,營造政通人和的社會環境和投資環境,提升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實力紅橋”——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做大做強經濟規模和總量。近年來,乘着西站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的東風,紅橋區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在施工程面積達400萬㎡,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和特色樓宇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城區綜合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紅橋區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做強做精樓宇經濟,全力打造實力紅橋。
“活力紅橋”——通過舊城改造和改革創新,激發城區發展的內生潛能和動力,使老城區煥發新活力。近年來,紅橋區累計完成拆遷290萬㎡,並在城市開發建設與管理、區屬國有企業改制、事業單位改革等領域積極推進機制體制和制度創新。當前,西於莊地區危陋房屋改造、大衚衕商貿區提升改造、促進大學生創業和小微企業成長等重點工作順利推進,爲紅橋區帶來巨大發展潛力,也爲投資企業營造了充滿生機活力的發展環境。
“魅力紅橋”——挖掘紅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打造精緻精美、繁榮繁華、生態宜居的新城區,使紅橋更具吸引力。“三河五岸”的自然風光爲紅橋區帶來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同時,紅橋區連續6年開展大規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城區環境面貌發生顯著改變,並通過打造一批特色街區,新建、復建一批文化旅遊設施,凝聚了人氣,增強了紅橋的吸引力。
“智力紅橋”——搶佔人才高地,扶植髮展高新技術產業、創意產業等新興業態,增強城區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全力打造智力密集型的現代化中心城區。近年來,紅橋區初步建成了青創園大學生創業基地、意庫創業與孵化基地等5大創新創業園區,培育了卓朗科技、正本電器等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今後,紅橋區將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土地整理和項目建設步伐,爲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載體支撐,營造更加便捷開放、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
“效力紅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效能,建設爲民務實清廉的服務型政府。紅橋區積極改進政府管理方式,深入實施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創建“政民e線牽”網絡互動平臺。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精簡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提高形成審批效率,建立企業“一口式”服務模式。對重點企業和項目,堅持“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開闢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時限,促進企業投資便利化,營造更加親商、富商、安商的濃厚氛圍。
五大優勢 提速發展添動力
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紅橋區和西站城市副中心的知名度、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便捷的交通、廣闊的發展空間、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生態環境這五大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使紅橋區成爲世人矚目的焦點,也爲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增添無窮動力。
功能定位優勢在天津市新一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佈局中,紅橋區的西站地區被確定爲中心城區“一主兩副”佈局的其中一個城市副中心,成爲全市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西站城市副中心將建設成爲集中展現天津嶄新城市形象的綜合性城市副中心。
交通便捷優勢天津西站是京滬高鐵五大始發終到站之一,實現了與首都北京的“同城效應”和上海的“當天往返”。四條高速鐵路在天津西站交匯,未來年貨運能力將達到1億噸,日客運量將突破20萬人次。紅橋區城市路網通達,區內30分鐘到達天津機場以及京津、京津塘、津滄、京滬等高速公路。
空間發展優勢紅橋區近年來累計完成舊城拆遷改造近290萬平方米,今年正在實施各類房屋徵收65萬平方米。發展空間的大大拓展,爲項目招商提供有力保障,多個地塊具備掛牌出讓條件。且地塊多位於中環線附近,土地成本和費用相對較低,是中心城區極具升值潛力的投資旺土。
歷史文化優勢紅橋區是天津城市和近代工業、商業、教育的發祥地,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商業氛圍。天津“三絕”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皆發源於此。久負盛名的估衣街、大衚衕,成爲天津百年曆史的縮影。紅橋區充分挖掘歷史文化遺存,重建“天子津渡”遺址公園、福聚興機器廠舊址等文化旅遊景點,建成樑琦、龔望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吸引了大批遊客遊覽觀光,爲區域聚集火爆人氣,爲落戶企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生態宜居優勢紅橋區地處海河源頭,區內流經子牙河、南運河、北運河三條河流,形成了中心城區獨有的“三河五岸”河景資源。近兩年紅橋區對南運河、子牙河進行綠化提升改造,對西沽公園、桃花堤進行綠地補植,形成城中有綠、綠中有城、城綠交融的宜人城區景色,爲投資置業提供了優美宜人的自然生態環境。
築巢引鳳 招商引資顯成效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近年來,紅橋區銳意進取搶抓機遇,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模式,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包括中煤設計院、中鐵中基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大型國企落戶紅橋。
爲了吸引首都資源,制定了《紅橋區進一步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完善招商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整合15個部門專門成立了招商引資指揮部,並搭建起包含1000家京企在內的首都資源信息庫,特別組建8個招商工作部,將庫內企業明確劃分爲金融、科技、房地產、文化旅遊等產業類別並分別對接,爲企業詳細介紹區內發展優勢和扶持舉措。爲了擴展招商渠道,紅橋區專門聘請包含來自北京央企、行政機關在內的50名專業人才作爲招商顧問,並指派專人常駐北京開展定點招商,承接首都產業轉移。
同時,紅橋區積極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對樓宇、園區科技型企業等各行業的幫扶力度,相繼引進了市場化合作招商機制、招商引資專項基金等七項工作制度,爲招商引資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制度。此外,紅橋區還全面提升窗口服務質量,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實現了三天辦結“四證一章”,調整下放了170個審批事項,推出了66個立等可取審批項目和重大項目聯合審批制度。
下一步,紅橋區將按照“一極、兩區、三廊”的經濟發展佈局,充分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發揮五大優勢,加快推進舊城改造,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着力促進產業升級,提升優化發展環境,着力發展商務、金融、科技、商貿、創意、文化旅遊和現代物流七大主導產業,努力建設實力紅橋、活力紅橋、魅力紅橋、智力紅橋和效力紅橋,助推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實現新的騰飛!本版撰文郝楨趙建琛王彬攝影於澤生韓祖光陳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