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西青區精武鎮活躍著一群幫助他人實現個人夢想的『圓夢工作者』。今年,該鎮啟動『群眾微心願、黨員來點亮』活動,通過微信、微博和社區心願牆,向困難群體征集心願,由黨員乾部和志願者幫助實現。截至目前已經征集了近400個『微心願』,其中200餘個心願已經實現。
活動中,他們把征集到的『微心願』逐一公布到網站上,由全鎮的基層黨員乾部和志願者認領,從而形成有針對性的一對一幫扶。為肢殘病人送按摩儀,為失明人士送專用收音機,組織困難家庭的孩子到海洋館看海豚……一個個小小的心願被黨員、愛心人士爭相認領,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實現個人夢想,形成傳遞愛心、扶危濟困的風尚。
助人是高尚的品德
精武鎮付村村民劉新國:樂於助人是一種珍貴的品德,展現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每個人都樂於奉獻愛心,整個社會便能形成助人為樂的風尚。
網友『sugar心』:助人為快樂之本,奉獻出的愛心不僅能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更能給自身帶來心靈的愉悅,這種滿足感和自我認同,是難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的。
愛心能夠形成互動
天津師范大學學生李旭:施助與受助,形成了一種愛心的互動機制。現在的受助群體,未來也有可能成為施助者。美好的事物與高尚的情操,本身就具有感染力。
志願者趙新凱:困難群體已經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愛。但有時,這種關愛、幫扶是單向的,沒有考慮到受助者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更有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微』模式值得推廣
精武鎮乾部張洪秀:『微心願』的意義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力所能及的方式,不因善小而不為,這種模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