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讀者劉女士:寶寶剛出生3個月,幾乎每天都要洗澡,但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要頻繁給寶寶洗澡的說法。請問什麼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有事您言語』專欄記者:本市從事月嫂服務多年的家政專業人士魏然提示,嬰幼兒皮膚柔嫩,新陳代謝又十分旺盛,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容易積留,洗澡是嬰幼兒護理的重要內容。夏季炎熱,最好每天都要洗澡。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最好減少洗澡次數或暫時不洗澡。
打完疫苗別馬上洗澡
嬰幼兒預防接種24小時內最好不洗澡,但可以擦身、換衣。一周內洗澡時應保持注射局部的清潔、乾燥,不要沾水。比如卡介苗接種2至3個月內,局部滲液結痂是正常現象,洗澡時應注意不要碰破。
發燒剛好不要洗澡
如果嬰幼兒煩躁不安、食欲減退、啼哭不止,通常是生病征兆或疾病癥狀,可暫時不給孩子洗澡。這時洗澡可能會使孩子疲勞,水溫還會使全身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病情加重或體溫昇高。嬰幼兒退熱後不足48小時的,也不宜洗澡。
剛喂完奶不宜洗澡
嬰幼兒喂完奶或吃完飯後不宜馬上洗澡,至少要間隔1小時。寶寶吃飽後馬上洗澡,體位變化大,易引發嘔吐。
專家提醒,嬰幼兒皮膚角質層軟而薄,血管豐富,而且敏感,吸收能力強,洗澡時水溫在25至35攝氏度為宜,成人以肘部探入水中試一試,感覺不冷不熱正好。洗澡時不宜用藥皂及鹼性肥皂,以免皮膚表面油脂完全去除,降低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