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紮傷、劃傷、燙傷、骨折……進入暑期,孩子們放假『狂歡』,與家長經驗不足、監護不周、孩子調皮好動有關,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近日,記者走訪第五中心醫院、婦幼醫院多家醫院發現了這一現象。第五中心醫院兒外科專家囑咐家長,采用正確的日常生活方式,從小處預防孩子意外受傷。
近日,濱海新區5歲兒童小高被送到第五中心醫院兒外科,他的胳膊上被一杆削尖的鉛筆紮中。原來,小高在和鄰居家小孩兒一起畫畫時,相互間逗鬧,被一杆剛剛削過的鉛筆紮了胳膊,好在經醫生上藥包紮,並沒有什麼大礙。與小高的遭遇不同,近日一個傍晚,剛滿4歲的小傑腿腳被燙傷,媽媽抱著他來醫院診治。家長告訴記者,傍晚想給孩子洗澡,先放了半盆熱水,剛轉身去接涼水,調皮的孩子一腳就踩進了盆中,腿腳都被燙傷。
據記者走訪多所醫院調查,發現不僅兒外科,眼科,骨科也有不少小病號。第五中心醫院兒外科醫生告訴記者,進入暑假以來,意外受傷入院的少年兒童小病號呈現上昇趨勢,以劃傷、燙傷、燒傷、撞傷等外傷居多,多分布在四肢,還有一些輕微骨折的小患者。
據這位醫生分析,進入暑假,活潑好動的孩子們開始『瘋玩』,容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為預防意外傷害,家長應讓暖水瓶、電插座遠離孩子,防止發生燙燒傷;為孩子洗澡時先倒涼水,後倒熱水,防止發生燙傷;注意調整桌角的位置,避免孩子奔跑時撞傷額頭及身體部位。總之,暑假家長應從細微處入手預防孩子受到意外傷害。
青少年自我保護提醒
暑假已至,為使青少年度過一個平安、快樂的假期,共青團天津市濱海新區委員會聯合區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辦公室共同發布暑假青少年自我保護提示,提醒廣大青少年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獨自在家、外出游玩及生活習慣上應注意多個事項。
獨自在家注意事項方面,包括要鎖好門窗,以防盜賊潛入。當有人敲門時,一定要問明來意。要了解防火常識。在家裡發生火災時,如果有濃煙,應俯身或爬行出門,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開門時用毛巾或衣物將手包住,以免燙傷;在遇到搶劫等不法侵害時,不要過多地顧戀財物等。
外出游玩注意事項方面,結伴而行,應遵守交通規則,告訴父母目的地、同行伙伴和回家時間。對陌生人的搭訕要提高警惕。不要飲用、食用陌生人遞來的飲料、食物。要到正規的游泳場所游泳。遇同伴溺水時,未成年人不要直接下水施救等。
生活習慣方面,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境,可以通過傾訴、交流等方式來發泄不良情緒。與家人鬧矛盾,不要離家出走,避免給壞人可乘之機。要正視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可以和家長、老師、朋友溝通交流或撥打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向專業機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