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走進河西區大營門街浦口東裡社區,懸掛在9門和19門樓棟口的兩張『全家福』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的人笑容可掬、親密無間,但他們並非真的是『一家人』,而是住在樓上樓下的老街舊鄰。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們這倆樓門一直如此。一家有忙大家幫,一家有喜大家享。你幫我換個燈泡,我幫你買點菜,老人幫年輕的看看孩子,年輕的教上歲數的上網……』談起『全家福』的故事,9門的王憲鋼和19門的孫建華兩位樓長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
72歲的王憲剛大爺告訴記者:『我和老孫都在這住了30多年了,樓裡居民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這家今兒熬魚,那家明兒燉肉,都會給左鄰右捨嘗嘗。這家兒子考上大學,那家閨女出閣,大家也都跟自家有喜事一樣高興。』9門的蔡柏樹大爺今年88歲,因為年事已高,出門理發不方便。得知情況後,孫建華就主動帶著工具定期上門為蔡大爺理發,4年來風雨無阻。後來蔡大爺的孫子結婚,又是街坊鄰居一塊兒忙活張羅,大伙兒貼喜字、做喜面,誰都過來搭把手。
今年浦口東裡舊樓區改造,更換下水管道需要砸開一樓的地面,當施工人員找到9門和19門一樓時,居民二話沒說——砸!『一樓的王培勇家剛剛裝修完,這一施工,地磚牆面全拆了,可他為了全樓的利益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孫建華說。就這樣,兩個樓門施工最先順利完成。
『舊樓區改造完後,大伙就琢磨怎麼把咱這「新家」裝點一下,後來就決定每戶派出個代表,全樓棟照個「全家福」。大家雖然非親非故,但真比一家人還親啊。』當問起『全家福』的點子,兩位樓長感嘆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