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網訊:“據常年監測結果顯示,漢江出陝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Ⅱ類標準。”白河縣環保局局長王永貴告訴記者。
治理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是保護漢江水質,涵養庫區水源的重要方面。天津“南水北調中線行”採訪團從漢江源頭出發,一路向北。入陝西省採訪涵養水源的多種措施,從修堤造田到退耕還林,再到建設水保生態清潔示範園,在水土保持工作上,陝西省各地各有“妙招”。
站在位於安康市白河縣的漢江出陝斷面岸邊,漢江水從腳下流過。王永貴告訴記者,爲了保證水質,把好漢江水源出陝“最後一道關口”,每個月,安康市環境保護監測站都要負責開展監測工作,監測項目足有24項。“另外,縣裏還建立了河長制度,並計劃在全縣39.2公里河岸線上重點部位安裝92個360度攝像頭,目前已經安裝了49個,全天24小時監控一切破壞河道生態環境的行爲。”
白河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上游水源保護區,也是漢江水源由陝入鄂的最後一個出口斷面,因此,這裏水土保持工作顯得尤爲重要。走進白河縣陳莊子村,一排排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山坡上梯田鬱鬱蔥蔥,一派農家田園風光。“經過了幾十年的治理,白河縣的窮山惡水已經變成了青山綠水,修梯田3.5萬餘畝,造林10.5萬畝,修建河堤、修建引水渠、建配套設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超過850平方公里。”說起白河縣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白河縣水保站站長王定學不無自豪地說。
實施山頂生態移民大搬遷,生態修復提高森林覆蓋率,退耕還林還草,山腳修建石坎水平梯地,在河邊修堤造田、建渠引水,王定學告訴記者,這四道防線共同結合,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目前山上海拔800米以上的居民已經全部搬遷,全縣山坡退耕還林30餘萬畝,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保護了生態環境。就拿陳莊子村來說,通過三年的治理,村裏流域水土流失已經得到全面控制,植被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同樣是治理水土流失,安康市石泉縣則建起了楊柳水保生態清潔示範園,用生物溝、溼地、植物過濾帶、生物河岸增強水系自淨能力,使小流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遠遠望去,青山綠水相映,美麗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石泉縣水保站站長劉強介紹說:“不同於常規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在這個水保生態清潔示範園中,不但建設了22公頃坡改梯、52公頃荒山造林,還完善了生態堤防和堤岸綠化,建設了4公里的溝溪整治,配套了坡面水系、節水灌溉等設施。”
據介紹,經過治理,石泉縣每年水土流失面積逐年下降,治理水土流失525.33平方公里,兩年中,森林覆蓋率從57%提高到了78%。劉強說:“我們在治理了水土流失的同時,也解決了村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問題,這樣既保障了漢江水質,又加強了生態建設,實現了要淨化水源,也要綠化、美化,更要園林化的目標。”(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