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0月15日,市科委、市廣播電視臺聯合召開了大型電視系列片《回望·天津科技史話》首播新聞發布會,本市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和史志部門的部分專家、學者應邀參加會議,向出席會議的新聞媒體介紹了專題電視片拍攝的背景和相關內容。發布會上播放的樣片,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的講話精神。市科委在2008年開始實施對科技發展歷史資料、遺跡、影像的搜集計劃的基礎上,於2013年初,與天津電視臺合作,開始組織拍攝視頻紀錄片《天津科技史話》。現已完成了第一季12集的拍攝制作任務。
紀錄片以1949年天津解放為起始點,通過講述天津科技發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節點,回望天津的科技的發展之路,向人們展現了天津科技發展進程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是一部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藝術性、趣味性和可視性都比較強的紀錄片。這是繼大型電視紀錄片《創新之路》之後,本市播出的又一部大型科技專題電視紀錄片,也是全國第一部詮釋城市科技發展史的大型電視系列片。
根據拍攝計劃,全片擬按照社會主義建設前後兩個30年的歷史階段,共分為56集。即將播出的第一季12集,每集25分鍾,主要是記錄了新中國建立前30年間,天津科技事業恢復起步發展階段中廣大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勵志報國、勇於創新、甘於奉獻、攀登高峰,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以及在各個領域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該片在題材遴選上,力求新穎獨特。在故事講述上,注重情節化、科普化、懸念化和人物個性化;在風格形式上,融思想性、可視性、故事性、知識性乃至學術性為一體。12集內容中《工程師智取城防圖》講述了科技人員臥底敵營的『科技諜報故事』。《毛澤東與天津科技》通過追憶毛澤東25歲時與同學蕭三、羅章龍在天津大沽口要塞炮臺所受到的科技落後就要喪權辱國的巨大震撼,去理解天津為何是他視察最多的城市,為何是他倡導全體黨員乾部必須學習科學技術的第一座城市,為何是他同時視察兩所大學的惟一城市,以及他為何於1954年在大沽口炮臺與大炮合影。《天津之約》回顧了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劉少奇關心天津科技的一段歷史,《工程師節》講述了全國解放戰爭渡江戰役剛剛結束4天,戎馬倥傯的朱德和聶榮臻來到天津寧園在湖光山色中與科技人員共度首屆工程師節的佳話故事。《蘑菇雲中的天津元素》講述了1956年何炳林歷經百般坎坷從美國回到中國南開大學,為我國自行制造第一顆原子彈解決『貧鈾之困』的故事。《中國燃燒學的旗幟》講述了中國第一個燃燒學博士史紹熙,衝破重重阻力從英國回到天津大學開創中國熱物理、燃燒學和內燃機科學的故事。《新天津科研第一所》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把離奇大火燒出的對破案神探科學家的敬畏。有描寫《中國『元素有機化學』的開創》楊石先的故事;有《中國流體力學的探索者》張國藩的故事;有《當代鈣磷代謝知識之父》朱憲彝的故事,也有講述《『張氏擴散原理』與天津『工業化學』》開拓者張克忠的故事。
在近兩年的創作中,攝制組認真查閱了大量文史資料,實地拍攝了近百處歷史遺址,特別是通過對當今還健在的一些歷史親歷者、史學研究專家,以及一些著名科學家和他們的後代、弟子等近兩百人的采訪,傳神地串連起一段段生動的科技史話和科技佳話……
據了解,這部由市科委和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天津市科技信息所科技電視制作中心和天津電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制的大型電視系列片《回望·天津科技史話》,10月18日起將在天津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次播出。(記者趙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