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濱海新區“2014年中外媒體走進濱海”的採訪報道活動正式啓動,來自國內外30餘家媒體的記者首站來到了天津臨港經濟區。這是濱海新區通過圍海造陸而形成的港口工業一體化的新興經濟區,也是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定位於建設“中國北方以裝備製造爲主導的生態型臨港經濟區”。截至目前,臨港招商引資項目300餘個,總投資3000餘億元。已落地項目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各12個,百億元以上企業8個;單項產品世界第一的企業6個。
臨港經濟區致力於發展實體經濟,目前已形成了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港口物流、糧油食品、現代化工四大支柱產業。其中裝備製造業已形成以大機車爲代表的軌道交通、以中船重工爲代表的造修船、以博邁科爲代表的海洋工程、以華能爲代表的新型能源裝備、以太重爲代表的工程機械和大型成套設備研製等五大產業板塊。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已引進了中糧油、中儲糧、京糧油、美國ADM、印尼金光等國際國內領軍企業。口岸物流產業已引進了世界500強普洛斯、孚寶、思多而特、中信集團、上汽集團等企業,正在迅速發展壯大。現代化工產業保留了以天鹼、大沽化、LG、新龍橋爲代表的現代化工板塊,已全部投產,並在填平補齊的基礎上不斷增資擴產。
十年來,臨港已開發灘塗形成土地130平方公里(其中70平方公里完成固化處理,50平方公里實現“九通一平”);拓展岸線50公里以上,建成10萬噸級大沽沙航道並對外開放,20個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投入運營,同時正在疏浚5萬噸級高沙嶺航道,建設11個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建成4平方公里集中綠化景觀帶和63萬平方米全國最大人工生態溼地公園。便捷的港口、豐富的土地、完善的配套、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服務,使臨港成爲中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前三季度,臨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2億元,同比增長47.7%;實現工業總產值980億元,同比增長63.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9億元,同比增長25.1%;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9.41億元,同比增長53.4%;內聯引資68億元,同比增長82%;實際使用外資2.72億美元,同比增長40.7%;完成港口吞吐量2100萬噸,同比增長37%;實現商品銷售額28億元,同比增長一倍;實現第三產業營業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70%,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加速度增長。
今年以來,臨港搶抓機遇,大力培育海洋經濟和智能裝備兩大經濟增長點,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展高潮。以泰富重工、天大海洋裝備爲代表的海洋經濟項目,以中海清華、商久盛源爲代表的機器人項目先後落戶臨港,併爲提升海洋經濟和智能裝備發展水平,臨港正在積極籌備“海博會”,打造“智能裝備產業園”。
據悉,2015年,臨港經濟區的工作目標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6億元,同比增長41.8%;工業總產值1600億元,同比增長24%;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公共財政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20%;港區吞吐量3300萬噸,同比增長27%;新增招商引資協議額900億元以上;第三產業營業收入100億元,同比增長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