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既不用搖號,也不用競拍,還享受國家補貼,更重要的是車輛環保,後期費用低,我當然選擇新能源車了。”11月11日,市民劉俏女士在市行政許可中心成功申請了購置新能源車輛指標。新能源車由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的雙重推動,價位更加“合理”,市民選擇新能源車的趨勢在日趨明顯。

出於環保和後期節能考慮,劉俏女士在比亞迪——秦這款車剛上市的時候就開始關注,但由於價格超出了預算,始終沒有出手。“這輛車的原售價爲20.98萬元,根據《天津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辦法》規定,現在購車總計可以享受6.65萬元補貼,我只需向4S店支付14.33萬元。”劉俏爲記者算了筆賬,“按照9月1日起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的政策,還可以免繳近3萬元購置稅。”這加在一起將近10萬元的“優惠”讓劉俏忍不住“出手”了。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委獲悉,截至11月8日24時,參加11月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的申請編碼首次超過了40萬個,這也意味着搖號的中籤率將繼續走低。而從9月份開始,之前相對平穩的競價價格卻連跳兩級。這也讓一些市民將選車的目光轉向了新能源車輛。市民王先生從今年3月份就開始加入了搖號大軍,總是聽聞身邊的同事、朋友中了指標,但自己卻沒那麼好的運氣,幾個月下來,小客車搖號中籤率一路走低讓王先生耗盡了耐心,然而就在他想多花點錢競拍車牌指標的時候,偏又趕上了競價跳躍性提價。一路走高的競價價格和越來越渺小的搖號中籤率讓王先生如今更加糾結,“10月份競價已經16000了,接下來肯定會更高,實在不行,我就考慮選擇新能源車了。”


爲何上半年的競價價格相對持續平穩,近兩個月以來突然飆升?從目前情況看,參與小客車搖號申請的總量沒有明顯激增,搖號中籤率“穩中有降”,但是一些剛需消費者“久搖不中”就會轉投競價。此外,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限購之前一些剛需購車的市民手中握有備案指標,因此在一定期限內會有一個消化的過程,待這批指標逐步釋放後,也會有更多的剛需消費者參加競價,而且大部分人會有“買漲不買落”的心理,這也是繼9月份競價價格超過12000元后,10月價格猛增4000元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預計,競價價格仍有較大上浮空間。
按照相關規定,新能源小客車不受總量控制,可直接申領;今年年初,天津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近期,又實施了《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辦法》。這些推廣鼓勵政策效果明顯,目前總計發放新能源指標442個,值得注意的是,9月新能源小客車免徵購置稅以來,截止到11月6日,天津共發放了341個新能源指標,大大超過了前八個月申領數量的總和。新能源小客車或許將逐步成爲市民購車出行又一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