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齊心,1926年生,河北高陽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元老習仲勳的夫人。早年曾在長治參加八路軍,先後在晉城、屯留、武鄉等地工作。此外,鮮爲人知的是,她的姐姐齊雲、弟弟齊步都曾在晉東南工作和生活過。
父親齊厚之曾任黎城、長治縣縣長
齊心姐弟仨都曾在晉東南工作和生活,這緣於他們的父親齊厚之。
齊厚之,1894年生,192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學院法律系,系蔡元培的得意門生。齊厚之酷愛京劇,擅長書法,畢業後短暫任教一年後,便在馮玉祥的國民革命第三軍中擔任軍法處長。北伐戰爭後,齊厚之任直隸省阜平縣縣長,一年後在直隸省政府擔任祕書一職。
1931年1月,齊厚之轉任山西省閻錫山政府四科科長。此時,他將齊雲、齊心、齊步帶到了山西。1935年,齊厚之出任黎城縣縣長,一年後,又調任長治縣縣長。
“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長治,齊厚之到了陽城,任山西省政府第三行署祕書(行署設在陽城)。此時,女兒齊雲、女婿魏健(又名魏震五)已經是中共黨員。這一點,齊厚之心知肚明。
在當時,父女同在一個地區參加抗戰,而又在不同的黨派領導之下,這不僅在華北,甚至在全國也是少見的。到年底,閻錫山製造反共的“晉西事變”,掀起反共高潮,齊厚之利用自己的國民黨身份和政府祕書地位,給予中共領導的抗日政權很大支持。他的行爲也得到女兒、女婿的讚許。
齊厚之後來擔任傅作義將軍的參議,爲人正直,北平解放時隨傅作義起義。
姐姐齊雲晉城、長治威名揚
齊心的姐姐齊雲,又名齊韞,1918年生。
抗戰爆發前,齊雲在北平師大附中上高中,曾任學生會主席,並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爲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發展對象。“九一八事變”後,她滿懷報國志向,投身華北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7月,北平淪陷後,她和魏健受黨指派到中共冀豫晉省委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同年12月來到晉東南的陽城縣,一起分配到該縣的犧盟會。
來到陽城後,齊雲即與共產黨委任的縣長李敏之的愛人、縣政府民運工作負責人林貞一起,在縣城周邊地區向羣衆作抗日救亡的宣傳,進行街頭演講,教唱《工農商學兵,一起來救亡》等抗日歌曲,排演抗日戲劇《放下你的鞭子》等,使這個閉塞小山城的羣衆耳目一新。由於共產黨在羣衆中的聲望越來越高,這引起國民黨頑固派的極大不滿。
1939年1月21日,正是農曆大年初二,國民黨駐陽城的頑固派糾結一羣土豪劣紳和流氓地痞,突然闖進縣犧盟會駐地文昌閣瘋狂砸抄,將辦公、生活用具等洗劫一空。犧盟會奮起鬥爭,揭露頑固派破壞抗戰的惡劣行徑。齊雲、趙樹理等人在散發抗日傳單時被捕。後在父親的庇護下,以及犧盟會的嚴正抗議下無條件釋放。但城內仍然暗流涌動,頑固勢力蠢蠢欲動。農曆正月十五到了,齊雲覺得元宵節人羣相對集中,正是宣傳抗日的好時機,她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毅然帶領宣傳隊走上街頭,爲羣衆表演文藝節目。
中共晉豫地委鑑於形勢嚴峻,齊雲等人的黨員身份已經暴露,爲防不測,決定將他們調離陽城轉移至外地工作。農曆正月十五剛過,齊雲和魏健雙雙離開陽城,來到設在長治城裏的山西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從事新的工作。魏健任專署民運科長,齊雲仍然從事宣傳工作。
1939年12月,齊雲奉命出任中共平順縣委組織部長。之後,在五專署的努力下,魏健於1940年1月13日當選平順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併兼任縣人民武裝自衛隊獨立支隊支隊長。
在平順的日子是齊雲自參加抗戰以來最緊張的一個時期。她住在城西南八里的劉家村張茂孩家。這段時期,生活條件差,工作特別忙,幾乎無法照顧孩子。她的一個孩子曾在敵人“掃蕩”時寄放在老鄉家裏,而這個村子被敵人燒光,她的孩子也自此不知下落。在平順,齊雲堅決貫徹我黨提出的“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大口號,與國民黨反共分裂活動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1940年1月,齊雲調到潞城縣任救聯會主任,同年5月,又調任潞城(東)縣政府祕書兼行政工作。在這期間,她的具體工作多半是進行對敵反“蠶食”鬥爭,經常深入到游擊區開展對敵政治攻勢,亦曾進行數次反“合圍”鬥爭。
抗戰時期,潞城縣建制幾經變革,治所幾經搬遷。1940年,潞城縣以邯(鄲)長(治)線爲界,分爲潞東縣和潞西縣。齊雲任縣政府祕書時,住在潞東縣土腳村。這裏屬於邊緣地區,地理條件較好,又有黨的組織,縣委、縣政府都駐在村裏。決死三縱隊六分隊爲了保衛縣委、縣政府,也駐在村裏。
齊雲在潞城工作期間,曾發生過兩次大的事件。一次是1940年6月4日發生的“土腳事件”。當時,150多名日僞軍在漢奸的帶領下,包圍潞東縣政府駐地土腳村。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政府機關人員全部撤離,五專署獨立團二營24名戰士被俘,押至微子鎮,慘遭殺害。縣政府大印丟失。1979年齊雲病逝後的悼詞中提到這件事:“在嚴酷的革命戰爭時期,齊雲同志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經受了艱苦生活和生死鬥爭的考驗。1940年,齊雲同志任潞城縣政府祕書時,敵人突然包圍縣機關,她臨危不懼,堅持戰鬥,讓同志們全部撤離後,她最後一個離開……”
另一件事是1941年3月5日的“南山嶺事件”。日僞軍集結400餘人分兩路包圍駐紮在南山嶺村的潞東縣政府,縣政府工作人員和公安局戰士奮力突圍,激戰兩小時,公安局戰士6人犧牲,政府人員11人被抓,公安局長王天仁身中數彈犧牲。在這次生死考驗的反“合圍”鬥爭中,齊雲臨危不懼,再次體現了堅強的黨性。在齊雲病逝後的悼詞中,組織上這樣評價她:“在太行山根據地時期,齊雲同志積極發動農民建立抗日武裝。她所在的區民兵武裝建立得快,訓練得好,積極配合八路軍進行遊擊戰打擊敵人。齊雲同志每到一村,身教言傳,把農村婦女組織起來,做軍鞋,送軍糧,邊生產,邊戰鬥。在農村建黨的過程中,她特別注意培養婦女幹部,放手發動羣衆和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
1941年7月,齊雲離開潞城,調往太嶽二專署工作。曾和齊雲一起工作過的山西省委原組織部長鬍曉琴專門爲齊雲賦詩:“颯爽英姿上太行,出生入死打豺狼。亦文亦武顯身手,莫道鬚眉勝女郎。”這首詩爲人們生動地勾勒出齊雲的光輝形象,以及她抗戰期間在晉東南工作、生活的生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