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社科院15日發佈《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中國目前生育率已經非常接近“低生育陷阱”,呼籲儘快從“單獨二孩”向“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過渡。
報告稱中國接近“低生育陷阱”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決定啓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即單獨二孩)政策。今年11月5日,國家衛計委公開表示,目前全國共有約70萬對符合條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請,與此前預計每年約200萬對夫妻申請差距較大。輿論預想中的第一波生育小高潮並未如期到來。
“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10年開始逐漸消失,即使執行了單獨二孩政策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報告指出,雖然放鬆人口生育政策並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增長效應,但是從長期來看將有利於實現合理的人口結構,提高未來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從而能夠對潛在增長率產生正向的影響。
報告指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這個水平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歷史經驗表明,所有落入這一“陷阱”的國家,都沒能再重新達到人口更替水平。因此,人口生育政策越早調整,其所產生的效果就越明顯。
“必須認識到,雖然人口生育政策會影響總和生育率,但人口的生育率下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隨着經濟發展,生育意願不斷降低乃大勢所趨,不能指望有明顯的逆轉。”報告稱。
呼籲政策儘快“全面放開二孩”
報告呼籲,政府應該儘快從現有的“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同時,通過微觀調查,跟蹤典型地區的人口總和生育率變化趨勢,進而根據人口發展現實及時調整中國的人口生育政策。
根據報告的測算,如果從目前的“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甚至更大幅度的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產生的短期“負效應”最多達到0.2個百分點,但是產生的長期“正效應”卻能達到0.4~0.5個百分點。
“即使進一步放鬆人口生育政策,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很難有實質性的改變,或者說,即使放鬆生育政策也不能改變中國的人口轉變趨勢。”報告認爲,中國正逐步踏入人口老齡化通道,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改革措施,到2050年,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很可能低於4%。這對於一個快速發展的巨型經濟體來說無疑是很嚴峻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全面放開二胎,國家層面仍然持謹慎態度,國家衛計委曾多次公開表示,目前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胎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