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會不會真的遭遇「亞洲的噩夢」?』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新年伊始就做了一場『荒唐的夢』,該雜志今年第一期懮心忡忡地描述未來可能在美日同盟與中國圍繞釣魚島爆發海戰中最終戰敗的惡果,並把其中關鍵原因歸為中國正迅速發展的海基核力量。
向來對中國軍事十分關注的外媒近來開始盯上中國未來可能出現的『令人擔懮的新一代戰略武器——096型「唐」級戰略核潛艇』。相比前兩代需要從大洋深處發射的海基戰略武器,這種新武器據稱可搭載24枚射程不低於1.1萬公裡的潛射彈道導彈,能從在己方艦隊護衛下的中國近海發射,可直接打到美國本土。
『美國軍方規劃者和決策者需要問的問題是:5年後,中國的核能力和軍事基礎設施將發展成什麼樣?中國核力量昇級會對全球力量平衡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美國《赫芬頓郵報》2014年12月31日的一篇文章接連提了兩個問題。文章稱,2014年發生了一系列標志性的地緣政治重大變化的事情。中國取代了美國支配世界經濟的地位,而中國經濟的繁盛必然會帶來其軍事實力的擴張。軍事分析家預測中國海軍的規模和實力將在2020年超過美國。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計劃發展多樣化武器系統:各種新型戰機和艦艇,吸引最大關注的是中國獲得海上核威懾的能力,這能為其提供二次打擊的能力。美國政府需要小心,不要像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刺激俄羅斯那樣刺激中國,因為結果是災難性的,會讓自己無法承受。
對於美國渲染中國海基核力量威脅,多名中國軍事專家認為其背後除了對中國『後發制人』的擔懮外,關鍵仍是妄圖確保容不得任何挑戰的『絕對安全』。中國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楊承軍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國際社會公認的有核國家中,中國核武器發展是最克制的、也是數量規模最少的,中國不會與其他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