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濱海新區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和濱海新區政協二屆二次會議日前勝利閉幕。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圍繞實施新區『三步走』戰略建言獻策。其中,人大代表提出的對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298件,政協委員提案318件,經審查立案281件,涉及經濟、文化、社會保障、文明建設等諸多方面,與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代表委員緊盯民生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人大代表提出的298件對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中,城建環保類146件,佔建議總數的49%;財政經濟類59件,佔總數19.8%;教科文衛類35件,佔總數11.8%;農業農村類4件,佔總數1.3%;政法及其他類54件,佔總數18.1%。
此次政協委員共提出提案318件,經審查立案281件。其中,關於經濟建設的提案134件,佔47.7%;政治建設的提案32件,佔11.4%;文化建設的提案29件,佔10.3%;社會建設的提案68件,佔24.2%;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18件,佔6.4%。
『這些建議、批評和意見以及提案,內容豐富、情況清楚、建議具體、質量較高。大部分涉及改革開放、建設美麗濱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問題,反映出代表委員關注濱海新區改革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有關部門會積極認真辦理。』濱海新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建議134路公交車調整線路
區人大代表續光關注提昇城市載體功能布局,希望相關部門能對134路公交車進行線路調整,在北塘增設相應公交站點。同時統籌考慮,增加北塘與黃港欣嘉園之間的公交線路,進一步加強兩地的聯系,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區政協委員李樹發把關注衛生事業的切口縮小到社區衛生服務上。他建議,推動建設社區醫院『首診制』,加強全科人員培養,完善雙向轉診制度,提供便利化服務項目,探索特色服務,建立長效機制,吸引居民就近到社區衛生機構就診。
建議民辦幼兒園審批下放街道
區人大代表王樂成說,目前許多民辦幼兒園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園難的問題,但民辦幼兒園審批門檻高,還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建議將民辦幼兒園審批權限下放到街道,由街道進行審核發證,並加強監管。區政協委員徐建萩則關注市容環境整治,她建議,通過重點管理和處罰超載、超限車輛,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舉報揚塵污染。健全激勵機制和追責機制,加強多部門協同合作,大力整治新區道路揚塵問題。

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
2014年,濱海新區堅持以改革促開放,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突破,亮點頻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代表委員們圍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言獻策,還就擴大開放,深化經濟領域改革提出了精彩的意見建議。
跳出區域局限提昇競爭力
人大代表周利認為,要高舉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大旗,在思想、工作和行動中跳出自己的區域局限,無論是在對外招商引資方面還是各項事業的建設方面,都應以全局眼光審視問題。未來,新區要根據自身特點,在航空航天產業鏈的制造、零部件配套、培訓以及維修服務等方面加大扶持和創新力度,提昇區域的優勢競爭力。要加快梳理、研究相關政策,把上海自貿區的成功經驗學習好,為天津自貿區的特色發展和改革試驗做好准備。
改革要關注細節
區政協委員劉海說,希望新區能進一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把改革的細節工作做周全,使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辦,確保有事時找得著人、辦得了事、服務得好,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作用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劉虹說,濱海新區面臨的五大機遇,給各行各業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希望郵政企業積極融入天津自貿區建設。建議新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合作,爭取地域政策的支持,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落戶新區。
京津冀共建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政協委員紀元香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三地合作共同加快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愈加重要。她建議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暢通京津冀航運中心物流通道。要對京津冀依托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集疏運體系進行統籌規劃,不斷提高集疏運能力;加快建立京津冀與北方航運中心直接銜接的高速公路網絡,研究制定客貨分離運輸方案,統一交通組織管理。此外,加快吸引海事仲裁、國際海事組織落戶濱海新區,促進新區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集聚各方要素。
注重創新做強實體經濟
事實上,2014年,濱海新區面對各類風險和困難疊加的復雜局面,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推進創新驅動、轉型昇級,主要指標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全區生產總值9000億元,增長15.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3萬億元,增長10%;公共財政收入1028億元,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80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27億元,增長3%;實際利用外資123億美元,增長12%;實際利用內資892億元,增長20%;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12%。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拓展空間與提昇功能並重,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提高產業聚集度,打造強力發展引擎。夯實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互促共進、同步提昇的實體經濟體系。這對新區如何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濱海新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結合新區實際,圍繞提昇功能區發展水平、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等主題,為新區發展建言獻策。
推進先進制造業
集成集約集群發展
人大代表許紅星認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布局之年,開發區將『把握四個著力點、打好三場硬仗、建設三類載體、狠抓四件大事、強化三個保障』。具體來說,就是要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集成集約集群發展,繼電子、汽車、石化之後,爭取在兩三年內,再建成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要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高端制造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不斷躍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
讓自貿區倒逼改革
提昇物流業
政協委員劉樹發建議,濱海新區應利用自貿區相關政策優勢,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倒逼轄區內物流運輸等相關行業改進,加速發展。區人大代表孫連友認為,天津市、濱海新區非常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他建議新區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注意產學研結合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濱海新區海洋科技力量聚集的優勢,圍繞產業鏈的關鍵技術攻堅,使產業盡快形成規模。
京津冀協同發展
都市農業抓機會
政協委員崔如眾則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與新區開發開放國家戰略疊加為新區『三農』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他建議,以建設濱海新區都市型農業為目標,面向京津冀菜籃子市場需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示范園區建設,提昇菜籃子產品供給數量、質量和水平;最大限度發揮區位、科研等優勢,建成我國北方乃至全國的重要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