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東麗獲悉,2015年東麗區將圍繞“23355”奮鬥目標和工作思路,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爲重點,以改善民計民生爲根本,以推進依法治區爲關鍵,着力聚集科技創新要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着力推動城市化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規範化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社會治理能力,加快美麗東麗建設。
2015年東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5億元,同比增長11%;公共財政收入101.2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865億元,增長10%;實際利用內資643億元,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8.5億元,增長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8元,增長10%;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2015年,東麗區將繼續實施科技引領,推進經濟轉型,將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爲核心,以高端產業項目爲支撐。深入實施“122計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藉助濱海新區自主示範區“一區多園”的政策優勢,引進研發和帶動能力強的科研機構30家、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5個以上,新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50家。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幫助企業融資60億元。
2015年,圍繞“千企轉型升級”行動計劃,東麗區將實施技術升級、協同創新、“專精特新”產品開發等項目400項,技改投入105億元,400家企業完成轉型升級,全年洽談落地優質項目40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加快推進總投資1268億元的109個產業類重點項目建設,汽研中心三期、健康產業園、科智廣場等26個項目開工,天安智慧港一期,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高新焊材生產基地等28個項目投產運營。推進南瑞非晶合金等45個工業項目,完成工業總產值2089億元,增長8%,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工業總量40%以上,推進松江信息產業園等64個服務業項目,完成服務業增加值382億元,增長9%。
據悉,2015年東麗區將突出重點區域特色,加快園區載體建設,東麗開發區突出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和科技服務業,東麗湖地區突出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加快聚集科研機構和文化創意企業。航空商務區融入天津自由貿易區建設,啓動新的1000萬平方米高端產業載體建設,新開工183萬平方米,竣工146萬平方米。
2015年,東麗區將繼續推進城市轉型。新市鎮建設和城中村改造新開工258萬平方米,竣工131萬平方米,還遷4.7萬人。軍糧城新市鎮二期,新立新市鎮全面開工,智慧城四個組團、增興窯、南北程林、楊臺南大橋、張貴莊二期、趙沽裏項目和無暇增建一期竣工並啓動還遷,李明莊二期、國企職工宿舍等項目主體封頂。積極推進航空產業區30萬平方米經營性設施建設。做好秦皇島北戴河新區薛家營項目開工建設工作,全面推進70萬平方米區屬舊樓區提升改造。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東麗區將推進航新路和軍糧城新市鎮八號路燈道路建設,提升改造北楊公路、津塘二線,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路網結構。完成地鐵四號線、十號線徵地拆遷,加快張貴莊輕軌站主體建設。


2015年,東麗將繼續開展“美麗東麗”,完成一臺電力機組除塵改造,5臺供熱鍋爐改燃併網,治理污染口門7個,改造豐年村、程林片雨污合流管網,建成清潔村莊24個、美麗社區16個,推進外環線500米綠化帶等11項綠化工程建設,新造林9022畝,植樹71.9萬株。綜合整治市容環境,實施綠化項目33個,建成二類以上公廁22座、垃圾轉運站6座,新建提升綠地106萬平方米。啓動實施綠化惠民兩年行動計劃,完成造林和臨時綠地建設2萬畝。並搭建區街兩級數字化城管平臺,完成智慧華明主體建設,啓動智慧東麗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社區管理。
2015年,東麗區將以20項民心工程和“沃土計劃”爲抓手,新增就業2萬人,完成培訓1萬人次,充分就業社區(村)創建成功率達到100%,建成充分就業區,放寬小微企業授信條件,新增小額貸款3500萬元,推進徵地養老參保工作,建立“救急難”專項救助資金。新建12所幼兒園和7所中小學,百華中學、軍糧城歷史名校等5所學校投入使用,推動華新街高中校建設,北大附中東麗湖分校招生開學。更新改造22所學校硬件設施,完成20所學校現代化達標任務。新建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加快實施中醫醫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建設。


另外,2015年東麗還將推進金鐘、軍糧城新市鎮和無暇、華新文體中心建設,做好軍糧城新市鎮博物館建設和展品徵集工作,啓動微電影產業基地二期建設,壯大暢逸文化產業孵化器。新建改造百個社區健身園,建成東麗湖體育公園和軍糧城新市鎮帶狀體育公園。努力創建全國武術之鄉。新建養老服務機構5所,居家養老服務達到8萬人次,新增調整22條公交線路,推進匯城廣場等4處公交場站建設,改造提升40處公交站點。推進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加快社區行政服務代辦點建設。推進國企改革,着力培育6家主業突出、管理科學的集團公司和8家核心骨幹企業。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和首筆貸款,組建科技金融集團公司,設立運營融資租賃公司和科技部產業基金,推進“三改一化”,鼓勵社區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