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張貴莊街福陽街社區把深化志願服務工作作爲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積極探索社區志願服務的方法,不斷推進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健全隊伍營造良好氛圍
福陽街社區建於1987年,有17幢住宅樓,16排平房。常住人口3000多人。隨着社會體制改革的深化,社會服務越來越社區化,基本的服務在社區。在居幹人手少的情況下,爲了更好地服務居民,社區居委會研究決定組建志願者服務隊,徵集社區內廣大黨員幹部及有意於愛心公業事業的居民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社區居委會建立健全了各項志願服務活動制度,進行登記註冊、統籌活動安排,注重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和示範作用,大力推行以黨員幹部爲中堅的志願服務體系,推動志願服務常態化、制度化。截至目前,福陽街社區學雷鋒志願者人數130人,已經達到社區總人數的15%。社區居幹大力宣傳雷鋒精神、廣泛普及志願服務理念,倡樹文明新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發放學雷鋒志願手冊等形式大力宣傳雷鋒式模範人物和優秀志願者的先進事蹟,營造濃厚的志願服務文化氛圍。
開展活動服務社區居民
一直以來,福陽街志願服務隊爲居民提供環境保護、居家養老、義務巡邏、鄰里互助、困難幫扶、文化生活等大類服務,基本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福陽街社區積極探索鄰里守望志願者服務形式,開展“鄰里趣味運動會”、“鄰居結伴踏青遊”等健康、時尚、的鄰里文化動,在活動中增進了解、拉近彼此距離。同時,以結對幫扶的形式爲特殊人羣送溫暖。組織志願者採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結對幫扶活動,爲空巢老人及患有心理疾病的特殊人羣提供家政服務、親情慰問、心理輔導等人性化、個性化服務,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積極面對生活,切身感受社會溫暖、人間真情。感受最深的就是轄區低保戶居民劉瑞林。他原有兩個智障兒,妻子又過早離世,生活的重擔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既當爹又當娘。尤其2013年底大兒子因病去世,使他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生活的艱辛使他的身體狀況一度下滑,產生了厭世的念頭。居委會得知情況後,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帶領相關人員入戶走訪,主動談心,盡力幫助鼓勵他,讓他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社區成立了以志願者爲主的愛心幫扶小組,承擔起了劉瑞林生活採買、送飯等服務,幫助他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幫扶小組不走過場,尤其是殘疾人協管員本身身體狀況不佳,經常樓上樓下,跑前跑後,不怕酷暑炎熱,隨叫隨到。劉瑞林說,幫扶小組經常給他做思想工作,使他放下了包袱,自己的精神狀況有所好轉,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社區環境也是志願服務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社區志願者時常對亂扔亂倒、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爲進行監督和制止,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習慣,樹立公德意識。社區經常組織青少年志願者開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活動。進一步加深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在整個社區形成“做文明人、辦文明事”的道德風尚。
打造品牌 擴大服務羣體
爲突出個性化服務,福陽街着力打造品牌志願服務項目。一個是組建了老黨員義務巡邏隊。2013年9月,福陽街黨支部根據社區特點,成立了以老黨員組成的義務巡邏隊。這些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55歲,最大的83歲,平均年齡65.5歲。自成立之日起,他們統一着裝,佩戴袖章,每天都要分兩組在社區的各條幹道與支道、菜市場、商業網點周圍等來回巡邏,及時排查治安隱患,爲社區的平安穩定盡義務、獻餘熱。寒來暑往,風雨無阻,從未間斷過。社區義務巡邏隊抓獲盜竊自行車、電動車等盜賊數人,還經常調解民事糾紛,發現治安隱患並提醒整改。義務巡邏隊的出現,使福陽街社區的治安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社區居民之間也更加和諧。另外一個品牌志願服務分隊就是海興評劇團。評劇團建於1997年,現有成員42人,這是一支以中老年爲主體的業餘羣衆文藝團隊。邀請評劇專家指導,提高表演水平。自建團以來,他們自費添置了演出服裝及各種樂器、道具。不計條件、不取報酬深入到東麗區各社區、村莊、敬老院、部隊等義務演出一百餘場,觀衆多達四、五萬人次。
隨着福陽街社區志願者服務隊服務範圍的不斷擴大,受益羣衆也將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