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校是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做好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的陣地建設是辦好人民滿意大學的戰略工程。面對當下意識形態領域複雜的形勢,要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就必須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現狀,正視意識形態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明確意識形態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要認清當下多樣化的社會現實。高校不是封閉的象牙塔,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按照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意識來源於生活,生活決定着意識。當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內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的趨勢更加的明顯。
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表面看來,許多國家都主張意識形態的多元化、寬鬆化發展,但具體分析下我們就會發現,任何意識形態都是這個國家特定生產關係與社會關係的產物,而在這多種意識形態之中一定有一種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主導社會的精神力量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指導思想。堅持鞏固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與內在要求決定的,是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堅持的辦學方向。
世界上並沒有超越於階級的意識形態,高校作爲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所有黨員都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性原則。各級領導幹部和宣傳思想工作者都應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和底線意識,堅定中央關於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面對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和侵入,面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應有鮮明而深刻的判斷與認識,要用透徹的理論敢於對話,敢於批判。
作爲高校的各級領導骨幹和宣傳思想工作者,要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衆化,要在知識認同轉化爲政治認同的環節上下功夫,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接地氣。要能夠從過去單一的說教式、灌輸式、教育式、傳達式等手段中解放出來,從高高在上的姿態中走下來,深入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第一線,親自調研瞭解現實社會中的重大理論和社會熱點問題,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和應對,採取上下聯動的方式,及時發現掌握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並能夠在第一時間搶佔話語權,作好對突發事件的應對和處置,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地發佈權威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解答學生的疑惑、疏導學生和社會的不良情緒,從而化解矛盾切實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