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3日,泰國旅遊勝地清萊白廟禁止中國遊客如廁半天。
這個決定有些殘酷,這麼多遊客,爲什麼獨獨禁止中國人?而內急是難以忍耐的,憋壞了怎麼辦?但白廟方面也是忍無可忍,因爲中國遊客常常把廁所弄得髒兮兮的,據說有的人竟然在小便池大便,還有中國遊客帶走大量衛生紙。
好在半天之後就解禁,不過附有與其說是懲罰性不如說是羞辱性的條件:中國遊客上廁所必須有帶隊導遊陪同,如果弄髒了廁所,由導遊負責清掃。
中國遊客怎麼到處遭人煩?不是大聲喧譁隨地吐痰,就是在古蹟上刻寫“到此一遊”,要不就是在飛機上大鬧,這次又是弄髒廁所、順走手紙。總之,實在有些丟人。
冷靜一想,其實也不奇怪。“貧困是萬惡之源。”這一切都是貧困鬧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今天不知道明天,顧不得許多,於是乎有“三顧三不顧”的毛病:顧自己不顧別人,顧面子不顧裏子,顧眼前不顧長遠。除此之外,還有言而無信、愛貪小便宜等等。
有人會問,爲什麼三四十年前窮的時候不是這樣,現在富了卻這樣了呢?因爲這是早年落下的病根,而且是一種慢性病的病根。這些毛病一直在骨子裏,現在表現的機會來了。
有人會問,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怎麼會如此不文明?因爲精神文明是一棵苗,需要物質文明的澆灌滋養。這就是爲什麼橘樹可以結出桔子和枳兩種不同的果實。
有人又會問,這些出國旅遊的人,總多少有點錢吧,窮人怎麼能出國遊?這是因爲,文明的生活習慣需要幾代人的精心培育,不是今日暴富明天就會成紳士的。
羣體性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須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也少不了大聲呼喊。不要一聽見批評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爲就說是“文化自虐”,就說是“文化不自信”。我們都知道,臺灣曾經出過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和龍應臺的《野火集》,這些年文明程度果然有所提高。我期待着大陸也出現這樣振聾發聵的好書。
其實,歐洲也經歷過這個過程。歐洲經歷了近千年的中世紀,期間物質上貧困,文化上黑暗,居民文明程度之低,現在聽起來簡直匪夷所思。比如巴黎,塵土飛揚的大街上臭氣熏天。早晨,臨街的樓上會有人喊一聲“水來了”,然後一盆尿潑下來。那時候的西歐人吃飯用手抓。有一個拜占庭公主嫁到威尼斯,她帶去了一把兩個叉的金質叉子吃飯,居然引起軒然大波,人們以爲她是個妖怪,教會甚至要處死她。
隨着市民階層的崛起,衆多的人有了向好的願望。他們嚮往宮廷貴族優雅文明的生活方式,前前後後有不少知識分子著書立說,推廣宮廷禮儀。從這些勸善書中也可見那時候文明程度之低。如有一本書這麼說: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痰吐在桌子上,但可以吐在地上或牆上。實際上,宮廷顯貴的文明程度也有限,比如王室和貴族喜歡在脖子上掛一根金鍊條,拴一根金牙籤以示顯貴,結果很多人因使用這種牙籤而得了牙周炎。
經過若干代人的努力,現在的歐洲人顯然是文明多了。記得六七十年代我國涉外單位的人出國工作,都要學習歐洲禮儀,包括使用刀叉。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重視起來,不停地嚷嚷,那麼,三四代以後的人也許會把清萊白廟的不文明遊客當作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