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解大夫,你看我現在心率能達到每分鐘75次了,幹體力活兒也不費勁了,真是太感謝您了。”“不用謝,過兩天我再去你家複診。”過了一會兒,電話鈴聲又響起,“解大夫,我住在北辰區,從朋友那聽說您醫術高,明天能去您家,請您幫我看看片兒嗎?”“沒問題,明天我在家,隨時過來。”
這位解大夫叫解敬華,是和平區朝陽里社區的一位頭髮花白、走路微顫的75歲老人。她是天津醫學院1962屆畢業生,先後在天津第六醫院(如今爲長征醫院)、和平區康復醫院任內科主治醫師,2002年退休。2005年,解敬華加入朝陽里社區志願者的隊伍,此後,她十年如一日,義診了2000餘人次,搶救急症病人十餘名,看過的化驗單、X光片等500餘份,成爲遠近聞名的“義診奶奶”。
鏡頭1 年輕媽媽哭着求助
半小時後孩子吐出異物
解奶奶面色紅潤,見人先微笑,十分親切和藹。她的丈夫去世多年,兩個兒子都在北京工作。“我有個習慣,冬天早晨8點至9點,夏天7點至8點,去小區空地旁鍛鍊,這個時候總有人拿着B超片、X光片、化驗單等找我來問診。”解奶奶說,從哪裏來的都有,北辰的、西青的、漢沽塘沽的,她家的電話已向社會公開,幾乎成爲社區的急救電話,常常在凌晨兩三點響起。
2014年12月底,晚上近10點,電話鈴突然響了。“我們社區一位年輕媽媽在電話中哭着說,孩子的嗓子被異物卡住了,現在憋得滿臉通紅,呼吸不暢。”解奶奶放下電話,拿着急救箱趕到鄰居家。“看到這對年輕夫妻正把孩子豎着抱着,拍背,立馬搶過孩子,讓孩子趴在腿上,拍打背部,用了半個多小時,異物終於被吐了出來。”解奶奶說,她又留下來觀察了一個小時,看到孩子笑了,能吃了,才放心離去。可回到家裏,解奶奶感覺頭暈氣短,“累着了,人老了,我也有高血壓和心臟病。”
鏡頭2 小高爲治療費發愁
開平價藥不到百元治好
2014年8月,朝陽里社區自行車棚的小高覺得胸悶氣短,稍微幹一些活兒就出冷汗,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爲心動過緩,治療不到兩個月花了2000多元,並且被告知最少還要再治療半年。“小高是外地來天津打工的,沒有本地醫保,經濟上又不富裕,於是他找到了我。”解奶奶說,“我聽診後確定他是竇性心動過緩,心跳每分鐘才40次,正常人應該在60次以上。”
解奶奶給小高開了一種名爲“麝香保心丸”的藥,一盒僅20元,3天之後,小高的心跳達到每分鐘65次,一個星期後達到75次,服用了一個月左右,小高已經基本康復。
“只花了不到100元就康復了,我現在又找了個裝修的活兒,掙點外快。”提起這件事,小高滿心感激地說,“現在,解奶奶依舊隔一段時間就給我複查一次,每次見到我都要叮囑幾句,我真是遇到好人了。”
如今,每天早晨鍛鍊身體、接待義診病人、定期回訪康復者已經成爲解奶奶生活的主旋律,她辛苦並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