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俗稱爲“小年”,意味着開始進入喜迎新春的忙碌之中。有人說,如今年味越來越淡,很多傳統的年俗都被逐漸遺忘。本市民俗專家由國慶表示,年俗包含了很多傳統文化,年輕人還是應該瞭解並加以傳承。
農曆“小年”,也是祭竈的日子。老年間,家家戶戶的廚房竈頭常設有竈王神龕或貼有竈君神像,天津人很尊奉這位守竈之神,這天晚間要祭竈,犒勞竈君,供品有糖瓜、年糕等,甜甜竈君的嘴。另外,竈王爺騎的馬兒也不能怠慢,一併要供上草料和一碗清水。
“小年”過後,接下來便是“二十四掃房土,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倒酉,大年三十闔家歡樂鬧一宿。”辭舊迎新自然要乾乾淨淨的,臘月二十四,天津人打掃房子從裏到外不惜體力,翻箱倒櫃,清掃四壁,就是一點點“遢灰”也落不下,門窗、傢俱、炊具、碗筷等都要過一遍水。臘月二十五,人們用白粉連紙糊窗戶,留新氣孔。臘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是備年飯、年菜的日子,過年期間要吃的雞、鴨、魚、肉、青菜、臘豆等菜餚都要提前備好,燉足了大肉,精米白麪也要備,再加上餡的、棗的、糖的和油鹽卷,麪食上還要打上紅點,期盼日子紅火。“二十九貼倒酉”,這一天,人們把春聯、福字、吊錢兒、窗花、年畫等貼掛好,“福”字按俗例兒要倒貼,一切準備就緒,只待除夕吃年夜飯、包餃子,閤家團圓守歲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