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來,新聞敲詐、虛假新聞、有償新聞、虛假廣告……這些存在於新聞行業的突出問題屢打不絕、屢禁不止,損害了新聞隊伍的形象和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開展
爲了加強行業自律,2013年中國記協開展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這是新形勢下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和隊伍建設的創新之舉,是依法管理、行政管理、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四管齊下、綜合治理的新平臺。
繼2013年第一批新聞道德委員會在河北、上海、浙江、山東、湖北試點成立後,2014年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目前,成立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的省市和機構已達19家。
試點工作開展近兩年來,已初步形成了案例評議、查處通報等相關制度,在加強行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記協首次就報道違紀召開評議會
2014年12月8日下午,中國記協組織召開新聞報道專題評議會,針對某報“瘋子醫生”等報道進行評議。經覈實,該系列報道採訪不深入,嚴重失實。評議有利於釐清事實,並對渲染炒作醫患矛盾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予以引導。
就新聞報道違紀違規問題召開專題評議會,在中國記協尚屬首次,並得到絕大多數網友的肯定。網友“楓從心情”說:“記協組織的這次評議會應該成爲一項制度,今後遇到類似有爭議的報道,除了上法庭之外,能有另一種途徑。”
兩年來,各試點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也多次對典型案例進行評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聞界不正之風的蔓延。
2013年8月23日,山東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首次新聞評議會,將“當街毆打老人”報道作爲典型案例進行了剖析。道德委成員圍繞“審慎對待網絡信源、提升媒體專業素質”這一主題暢所欲言,並就新聞報道“不能犧牲真實,不能不深入採訪,不能觸犯道德底線”達成共識。
2014年,廣東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先後兩次對省內廣電媒體重點民生類節目進行了書面評議,重點對節目中存在的低俗化傾向、炒作惡性案件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2015年1月15日,北京市新聞道德委員會針對突發事件新聞報道所涉及的新聞職業道德問題進行了專題評議,並提出八點報道意見,如及時、全面、客觀準確報道,把握好“時、效、度”、重視人文情懷、推動事件的妥善處理等。
大批違規案例被查處通報
此外,各試點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查處通報了一大批嚴重違紀違規、違法新聞職業道德的案例,在引領行風、推動新聞隊伍建設和新聞事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爲首批試點的上海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始終注重“三聯”工作,即信息聯通、工作聯接、案件聯辦,成立專門的舉報中心。截至去年底,覈查舉報投訴29件,通報10件。
陝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建立了管理工作臺賬,實行一事一辦一銷號,給舉報者以滿意答覆。自2014年6月成立以來,共接到羣衆投訴舉報典型案例38起,辦結28起。此外,還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對突破新聞道德底線、觸犯法律的案件,不斷加大刑事打擊力度。
浙江省道德委繼續深化和推廣社會監督員和“負面案例清單”。目前,已形成一支500多人的社會監督隊伍,進一步加強覆蓋全省的社會監督網絡。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去年將9個新聞宣傳失德失範典型案例列入“負面案例清單”,以此警示、倒逼媒體記者編輯增強道德自覺,提升職業素養,做有情懷、有擔當、走基層、寫精品的優秀新聞人。
不少幹部羣衆反映,新聞道德委員會成立後,基層的新聞敲詐、有償新聞等活動大量減少,羣衆投訴數量也大幅下降。陝西省記協副祕書長張競怡說:“百姓有了監督新聞媒體行業規範的渠道,形成的‘倒逼’壓力,會推動新聞界加強自律、恪守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