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春節臨近,一些市民卻有些“煩惱”——煩過年太累、煩父母逼婚、煩“紅包炸彈”。市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專家嶽文昊提示,春節期間自我調整心態很重要,學會給自己減壓,積極面對幸福的“煩惱”。
家務事多巧分擔
給家中做大掃除、採買年貨等都是年前必不可少的工作,一些人勞累過度,難免心生煩躁。遇此情況,可以與家人巧分擔。做掃除時,可以調動家人一起動手參加,合理分工。採買年貨時,也可以叫家人一同前往,邊逛邊買,放鬆心情。春節期間家人聚餐,可以巧妙地安排幾個親戚家庭輪流展示他們的廚藝。適合孩子們做的事,儘量安排他們去做,如洗碗、打掃衛生、拿瓜果等。
遭“逼婚”巧處理
“啥時結婚”、“有對象嗎”、“給你介紹一個”,這是很多年輕人回家最怕聽到的話。此時可以用“我還年輕,希望可以在學業上更進一步”、“我馬上面臨升職,我打算穩定後再考慮個人問題”等言語抵擋一陣。如果身邊有可以選擇的異性,不如把情況說給父母聽,讓他們知道孩子不是消極等待,而是一個主動追求幸福的人,這樣父母和親友就不會再加碼了。
給紅包做好預算
春節發紅包是一種心意,只要“裝”有祝福就行了,不一定非要裝多少錢。把給紅包當做自己的責任沒有必要,特別是收入不是很多的人。如果不能正確看待這些“小事情”,壓力過大就容易導致精神緊張,甚至誘發心理疾病。遇此情況,不妨先做好預算支出,確定一個大體支出數額,不能超過自己年終實際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