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兩天,習大大帶着自己婆姨回當年插隊的樑家河村給老鄉們拜年的消息紅遍了網絡。相信好多人都和我一樣,又一次忍不住爲大大點贊,更爲那一路上濃濃的家常和鄉土味兒。
第一站:樑家河,家常細節的鄉土味兒
習大大在樑家河停留了整整4個多小時,他一大早就出發了,從北京飛到延安,再驅車一個半小時直接趕到樑家河,心之所向,也是兌現承諾:“這次來是跟我婆姨一起,她是第一次來,我93年回來的時候就說,有機會要跟我婆姨一起來,這次也是兌現承諾。”
婆姨是陝西方言,習大大不僅能聽會說,更熟悉的是這裏的人和事兒:“你家的自行車我可沒少騎啊,到縣城就到他家借車”;“你這穿得還很排場嘛!當老闆了!”
原諒我,實在聽不清大大這些陝西小夥伴的名字,不過從他們美滋滋的笑聲中我知道,大大的話說到他們心坎裏去了。
在曾經住過的窯洞,大大給第一次到這裏的彭阿姨講着自己的那些年:“隨娃兒他爸爸做飯,後來我就入夥到他家裏了,他是過門女婿”,“我記得最清楚的,咱們當時爲了有點油,拿苦杏仁在鍋上擦,鍋熱了,把南瓜放進去,再下面條。”
習大大在人民中如魚得水,樑家河的老鄉們也一點沒把他當外人。告訴你幾個細節感受感受吧:——習大大口中的隨娃兒,大名石春陽,有着陝北農民的質樸,久別重逢,一點不陌生,習大大拍拍他,他也拉着大大的胳膊晃悠了半天,自己高興得還點起了一根菸,習大大跟他開玩笑:“春陽,你還抽菸吶……”
——樑家河村委會院子門口到辦公室,100來米的距離,大大走了近20分鐘。鄉親們誰都要拉着大大嘮上幾句:“你是誰家的?”“我是誰誰家的二閨女”、“我是誰誰的大兒媳婦”、“我是誰誰的大兒子”……,場面看着有點擁擠,但絕對是真情流露,本色出演。
——還有不少人送大大鞋墊和千層底布鞋,鞋墊上繡着陝北風的圖案:“習大大,這是我做的鞋墊,上面寫着常回家看看……”
很多人說,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令人感慨的是,這位中國最大的官當年選擇從政的理由就是“要爲老百姓辦好事”:“我在這裏7年,最重要的是選擇了我的道路,在做支部書記的時候我就想,今後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要做一點爲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第二站:照金,革命不能忘本
離開延安,習大大來到銅川照金。和延安一樣,這裏也是革命老區,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創建了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追憶歷史,習大大說:“如果沒有羣衆,咱們(中國共產黨)存在不下去,在這裏咱們能碩果僅存就是有羣衆支持。”
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是大大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老少邊窮的脫貧致富問題也一直是他最關注的。
——在主持陝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他再次強調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艱苦奮鬥來創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
——在視察老區的希望小學時,他說:“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從根兒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國家的資金會向教育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革命老區基礎教育傾斜。”
第三站:西安,中國夢
西安,十三朝的歷史古都,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鎮。春節回鄉路的最後一站,習大大選擇了西安。在這個被認爲是中國過去、現在、未來縮影的城市,習大大再次談起了中國夢:“我們朝着更加宏偉的目標在努力,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現在人們更向往生活質量,爲了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我們一定要科學發展,這不是一句話,是靠做出來的。”
延安、照金、西安,一路走來,習大大收穫了家鄉人歡迎他回家的質樸熱情。春節回鄉路的尾聲,他也又一次來到最普通的民衆身邊,爲他心中最有分量的人們送上新春祝福。接近午飯時間,小區里人頭攢動,不少大爺大媽都舉起DV和手機,記錄這個幸福時刻:“羊年春節,我來給大家拜個早年,看到你們這個社區各方面都很好,希望你們生活更加祥和,家庭美滿幸福。祝每個家庭、每個居民、每個孩子在羊年生活愉快幸福、工作順利、事業有成,祝老人們健康長壽。謝謝大家,給大家拜年!”這就是今年,習大大春節回家路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