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建設近日連獲喜訊,在去年12月初,國務院正式就本市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做出批覆之後,今年1月15日,本市又正式明確了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區二十一園”的規劃。昨日下午,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天津高新區掛牌。記者從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動員會暨2014年度天津科技獎勵大會上了解到,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將以天津濱海高新區爲核心區,建設“一線、兩帶、一城”的產業聚集區,同時天津自創區還將享受“6+4”的政策優惠。
昨日下午,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天津高新區掛牌。記者瞭解到,天津高新區將全面落實“一二三四五”總體戰略目標,即“突出一個主題,把握兩個階段,瞄準三個方向,實施四個戰略,實現五個突破”,以實現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功能定位。力爭通過一定時期的努力,形成2-3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涌現出3-5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業態,培育5家左右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爲“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本市自創區建設規劃“一區二十一園”
2015年1月15日,市政府正式印發文件,明確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區二十一園”的建設構架。其中“一區”即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二十一園”即在各區縣、濱海新區有關功能區分別規劃建設的21個分園。
文件明確,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到2020年,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新興產業發達,創新服務體系完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優良,創新生態環境優化,成爲富有創新發展活力的創新型園區,進而把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成爲創新主體聚集區、產業發展先導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和開放創新示範區。
據瞭解,自創區的產業佈局規劃則爲建設“一線、兩帶、一城”的產業聚集區。
“一線”即京津科技新幹線,從北京中關村到天津濱海新區,借重首都創新資源,構建本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軸線,重點建設京津協同創新載體,承接首都科技成果和資源溢出;“兩帶”即圍繞京津科技新幹線主軸延伸形成的兩條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轉化帶。向西南延伸,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高端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培育發展大健康產業;向東延伸,形成以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科技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行業爲主導的若干個產業集羣,促進周邊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與資源開放共享;“一城”指中心城區,依託中心城區高端工業佈局及都市工業園區、科教資源聚集區等空間載體,以研發設計、科技諮詢、文化創意、科技金融、創業孵化等科技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爲主導,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間與產業佈局。
專家建言
與中關村加強合作優勢互補
前來參加掛牌儀式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談道,按照國家定位,中關村是要建設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那麼天津高新區就是要建設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掛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後的天津高新區不是要模仿中關村,而是要協同發展,做出特色。科技創新中心是產業創新中心創新驅動的技術源泉、人才高地和體制先驅;產業創新中心是科技創新中心創新驅動的技術轉化基地、企業承載中心、產業承載基地和商業模式創新基地,兩個中心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張志宏建議,天津應該加強與中關村的合作,加快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天津未來加強與在京中央資源合作,對接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對接教育部“2011計劃”,建立聯合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加強與河北籍環渤海地區合作,京津冀聯合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張志宏還提到,天津高新區與其他高新區相比,領軍型、旗艦型企業的數量仍然欠缺,補足短板還是要積極培育自己的、具有更大影響力的企業。
帶你看懂自創區
什麼是自創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的區域。2014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享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政策。至此,本市成爲全國第7家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省市。
自創區啥意義
建設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主動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同時,建設自創區也是強化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美麗天津的必然要求。最後,建設自創區還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本市經濟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
有何政策優惠?
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行的10項政策適用範圍進行調整,其中6項政策推廣到全國,4項政策在天津等已批覆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推行實施。
六項已推廣到全國範圍內實施
1
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
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
試點單位可以自主決定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採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開展轉移轉化活動,試點單位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科技成果的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審批或備案。本市市屬事業單位也將享有科技成果處置自主權,取消所有審批和備案程序。
2
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範圍
將企業爲研發人員繳納的“五險一金”、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營維護費用、醫藥企業發生的臨牀試驗費、企業共同合作開發或委託外單位進行開發的研發費用等列入加計扣除範圍。
3
股權和分紅激勵
自創區將對園區內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院所轉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進行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改革,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實施技術入股、股權獎勵、期權、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
4
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
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據瞭解,目前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比例僅爲2.5%。比例的大幅提高將有效促進企業對於職工教育經費的投入。
5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試點政策
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部和教育部參加的部市會商確定的聯合支持的新立項目中,開展間接費用補償、分階段撥付、後補助,以及增加科研單位和高端人才團隊經費使用自主權。
6
非上市中小企業可通過
股權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融資
將促進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交易產品風險的縱向分層,爲創業企業拓展了更廣闊的常態化融資平臺。
四項在天津自創區實施
1
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5年分期繳納
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相關技術人員獎勵,技術人員可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最長不超過5年。解決了企業科研人員在獲得獎勵股權但尚未取得股權收益的情況下,繳納個人所得稅可能存在困難的問題。
2
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夥人企業所得稅優惠
對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該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可按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法人合夥人從該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抵扣不足的,可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3
5年以上非獨佔許可使用權轉讓所得稅優惠
技術所有權轉讓或5年以上非獨佔許可使用權轉讓,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4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股東
轉贈股本的個人所得稅5年分期繳納
解決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可能出現股東所得股份較多、應納稅額較高、一次性納稅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