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辯證思維:
以唯物辯證的方法破解強國矛盾
辯證思維,是唯物辯證法思想方法的反映。執政黨的辯證思維,就是發展地辯證地分析、思考、研究執政實踐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破解難題的思維方法。善於運用辯證思維,是執政黨治國藝術和執政水平的重要標志。這本書處處體現著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辯證思維,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嫻熟運用辯證思維治國理政的高超藝術。
書中的很多文章都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對唯物辯證法精要的深刻把握,對馬克思主義的矛盾分析方法、兩點論爐火純青地運用。比如,強調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強調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強調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強調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強調『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等等。掌握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我們黨在治國理政實踐中正確把握發展規律,克服片面性,防止極端化,全面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思維:
以治理體系的健全推進強國實踐
法治思維,就是按照法治的觀念和邏輯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執政黨的法治思維,就是按照法治的觀念和邏輯治國理政的思維方式,是體現執政黨治國理政規范性和成熟度的思維方式,執政黨的其他思維方式都應與其耦合協調。
本書『建設法治中國』部分,集中展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法治思維。習近平同志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強調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強調把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強調領導機關和領導乾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是中央領導集體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觀點,也是治國理政的法治思維的集中體現。學習貫徹這些重要論述,必將在全社會推動關於法治的思想革命和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定型,全面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創新思維:
以創新精神開拓民族復興新境界
執政黨的創新思維,就是破除迷信、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是最能提昇執政成效、推進事業發展的思維方式。本書收錄的文章,很大程度上集成了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集中反映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創新思維。
當代中國,改革與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發展之兩翼,二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書中收錄的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習近平同志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強調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強調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改革創新的重要性和方法論。在此基礎上,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創新觀點,比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等。本書的所有篇章,都閃爍著創新思維的光輝,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將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要求。我們學習習近平同志的創新思維,就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打破慣性思維,自覺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和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打開工作新局面,勇往直前,不斷推進事業發展。
底線思維:
以應對最復雜情況夯實強國之基
底線思維,是著眼於最困難、最復雜的情況預作准備,或者設定最低目標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執政黨的底線思維,就是著眼於守住執政底線、努力爭取最好執政業績的思維方式。治國理政的底線思維,就是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
本書許多篇章都體現了黨中央清醒的底線思維,這是懮患意識、政治自信、戰略定力和進取精神的綜合體現。比如,在論述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篇章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增強懮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特別是在本書第二篇文章中,習近平同志更是振聾發聵地指出:『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翻閱全書,在治國理政的各個領域和方面,都有大量運用底線思維運籌黨和國家各領域建設和工作的重要論述。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上,強調堅持積極穩妥,設計改革措施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強調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在國防和軍隊建設問題上,強調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在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強調以猛藥去?、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等等。兩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運用底線思維治國理政,有效應對國內外復雜形勢,開拓了國家發展的新空間,特別是鐵腕反腐,重拳出擊打『大老虎』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勵精圖治、凝聚人心的大手筆。事實表明,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對於革弊鼎新、破解治國理政中的難題、開創執政興國新局面,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