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帶一路”不是中方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參與的“交響樂”,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如是說。在過去的一年裏,“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務實合作階段,越來越多地得到了相關各國的熱烈反響和熱切期待,古老的絲路精神煥發着新的時代光芒。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給了世界更多的選擇,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彰顯。
“中國方案”越來越多了。以去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爲例,中國提出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爲主題,得到了與會各國的高度共識和普遍讚譽。一年來,中方在20多個城市舉辦了300多場APEC相關會議,中方一家的倡議就佔了北京APEC上百項成果倡議的一半以上。會議最終在衆多領域取得一系列重量級成果,實現了APEC會議史上少有的場內場外“雙豐收”。
中國貢獻越來越多了。有研究顯示,對世界經濟而言,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雄居榜首;對亞洲而言,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帶動亞洲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金磚國家發展銀行、亞投行、絲路基金、亞太自貿區框架等相繼出臺,中國都實實在在地貢獻着智慧和力量,世界也期待着中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多邊機制建立和國際規則制定。
中國機遇越來越多了。相關數據顯示,“一帶一路”發端於中國,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覆蓋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63%和29%。一旦落實,將成爲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有統計表明,去年中國已經成爲資本淨輸出國。這意味着中國正在從產品國際化走向企業國際化,從商品國際化走向資本國際化,這無論對於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蘊含着巨大的潛力和商機。
究其原因,最本質的是合作共贏的中國理念廣受歡迎,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去年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爲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是對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創新,是世界各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有了這樣的新理念,中國方案細緻周密,照顧各方利益;中國貢獻真誠實在,不附設條件;中國機遇敞開胸懷,擁抱世界。
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中國是負責任、敢擔當的國家,我們願做互利共贏發展理念的踐行者、全球經濟體系的建設者、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中國將本國人民的命運與周邊國家和世界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共築亞太夢想,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不僅在圓自己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也在圓世界人民繁榮美好的共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