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會議。
16位委員圍繞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主題作大會發言。
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董建華、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家瑞、齊續春、劉曉峯。
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韓啓德、帕巴拉·格列朗傑、林文漪、羅富和、張慶黎、李海峯、陳元、周小川、王正偉、馬飈、陳曉光、馬培華、王欽敏出席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奇葆,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發言。
會議由何厚鏵主持。
劉星委員建議對文化體制改革進行再改革,加強正面輿論引導,悉心培養觀衆,讓有信仰的作品走近觀衆,走近讀者。
李東東委員代表新聞出版界委員發言時,呼籲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傅惠民委員代表民革中央發言,提出了儘快制定志願服務法、加大志願服務經費保障等建議。
吳江委員提出調整專業文藝發展的管理政策、文化主管部門下放不該管的審批權力、選好配強專業文藝單位的領導班子等建議。
馬德秀委員代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民進中央發言,建議各級政府切實把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爲教育優先發展的突破口,從最薄弱的老少邊窮島地區入手,採取有效措施,儘快形成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杜鷹委員提出支持優勢產業發展、增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東西合作、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吸納當地特別是少數民族勞動力就業等建議。
李世明委員代表全國總工會發言,就築牢安全紅線提出將安全工作提升爲國家戰略,強化安全立法、嚴格執法,提升全民安全素質等4點建議。
卞晉平委員代表9位委員聯合發言建議把保護傳統村落與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進程進行統籌整合、一體規劃。當務之急是堅決制止大拆大建中帶來的開發性破壞。
賀軍科委員代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發言,提出擴大青少年事務社工規模、完善社工職業成長體系、加大政府支持保障力度、建立社工與志願者聯動機制等建議。
高鴻鈞委員代表科技界委員發言,建議分門別類制定改革方案,安排好新老計劃和政策的銜接,穩妥推進優化整合,確保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引領能力穩步提升。
魏傳忠委員代表8位委員聯合發言提出,亟待構建一個以科技鑑定爲基礎,以經驗鑑定爲借鑑,以標準計量爲依據,以認證認可爲手段,以檢驗檢測爲依託,以信息化爲平臺,並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藝術品鑑證質量溯源體系。
秦和委員代表教育界委員發言呼籲,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適應新常態,在戰略層面對民辦教育定位作出重大調整,着力突破制約發展的制度瓶頸,爲民辦學校發展拓展新的空間。
鄭小燕委員發言,建議從慢性病分級診療入手,緩解城市大醫院“戰時狀態”。她提出制定慢性病的分級診療規範、做好社區醫院和城市大醫院慢性病醫保用藥目錄的對接等建議。
王新陸委員代表農工黨中央發言時說,水污染嚴重與水資源緊缺兩大挑戰並存,他提出,水污染防治必須依法有力實施,水資源利用亟待頂層科學設計,水生態安全需要系統全面保障。
牛有成委員指出,二十四節氣相傳了2000年。二十四節氣告訴我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的節奏,這也啓示我們發展要遵循規律、講究節奏,不能急於求成。改革發展要學會依時而動。
劉慕仁委員建議建立符合市場機制的被徵土地價格評估制度,充分保障農民在徵地過程中的相關權利,推動失地農民逐步納入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