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義務植樹熱潮在神州大地處處涌動之際,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的武清區堅持義務植樹、工程建設並重,正在實施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造林工程,計劃造林10萬畝、植樹629萬株,爲去冬今春天津市造林面積最大的區縣。目前,全區冬植工作已完成造林4.1萬畝,春植工作也已取得顯著成效。

從天津到北京,水淨岸綠在武清。一直以來,武清區始終踐行“環境立區”理念,認真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美麗天津”的決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推進清新空氣、清水河道、清潔村莊、清潔社區、綠化美化“一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鐵腕依法治理環境違法行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同步提升,“京津之翼·生態武清”的城市品牌進一步打響。
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所需
從北京南站乘坐京津城際出發,只用20多分鐘便進入了一片綠色的天地。“沒想到,我們周邊還有這麼美的地方!”初來武清的北京遊客禁不住發出這樣的感嘆。
據瞭解,去冬今春武清以村莊綠化、通道綠化、河道綠化、經濟林綠化、成片林地綠化、農田林網綠化和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爲抓手,切實做好規劃設計、土地流轉、苗木儲備和科技服務工作,逐步實現“繞城有綠、岸邊有綠、路旁有綠、田間有綠、屋前有綠”的大綠目標。
在生態環境建設上,武清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過去的一年,累計投入20億元,不斷掀起“四清一綠”行動熱潮,全區造林7.3萬畝、植樹440萬株,新增城市綠地110萬平方米,規模和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實施龍鳳河等11條、總長90公里的河道渠系治理改造,城區東部水系全部貫通。
着眼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政府“看得見的手”怎樣作爲?武清一邊大力優化生態環境,另一邊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
地處武清開發區的華電燃氣分佈式能源站就是個中典型代表。2014年11月12日,能源站正式轉入商業運營,可爲居民和企業提供電、熱、冷、汽、生活用水五聯供解決方案。與同類燃煤機組相比,每年可減少燃煤量1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0萬噸、二氧化硫1000噸、氮氧化物1000噸、粉塵240噸,節水100萬噸。一個項目既降低了園區運營成本,又解決了發展容量問題。
一張成績單展現了武清治污的決心和力度:僅2014年,全區關停整治污染企業568家,整治工業滲坑、排污口門、規模化養殖場等污染源474處,治理堆場料場、建築工地、私搭亂建等髒亂點位700多處,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和PM2.5年均值實現“雙下降”。
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所在
環境資源承載與經濟增長之間如何實現平衡,武清用多年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對所有的入區企業進行嚴格篩選,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一律不允許進入的“一票否決”製成爲武清招商引資不可觸碰的一條紅線。
把生態建設融入到發展全過程之中,讓武清在連續多年主要指標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爲工作、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留住了“綠水青山”。現如今,衆多大項目、好項目源源不斷地落戶武清,這裏的常青樹變成了搖錢樹,這裏的綠水青山也變成了金山銀山。在來此興業的客商眼裏,正是這方淨土爲武清增添了“綠色資本”。

來到南湖湖畔,波光粼粼、花團錦簇、綠草如茵,微風拂過讓人心曠神怡。這裏的下朱莊創新社區就是武清依託生態優勢打造產業平臺的範本。目前,園區已吸引世界500強企業新興際華、中國大學生創意總部基地和中國發明家協會產業孵化中心等優質企業入駐運營。粗算一筆賬,園區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稅收15億元,1平方米一年就可實現稅收18500元,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生態環境提升上去了,武清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也開始“另闢蹊徑”……
在武清區北運河郊野公園,悠悠的龍鳳河深邃而靜謐地向遠方延伸,寬闊的北運河淺灘掩映在綠草野花之間。如果難有閒暇的您期冀遠離城市喧囂、體驗鄉間野趣,來到這裏絕對不虛此行。隨着北運河旅遊帶的全面建成,百花園、中草藥產業園、津北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如鑲嵌在這條“玉帶”上的顆顆明珠,吸引着周邊地區遊客的目光和腳步。

不僅如此,武清圍繞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目標,將農業結構調整與生態建設、旅遊開發統籌起來,君利、北國之春、金鍋等農業示範園成爲近郊休閒遊的好去處,汊沽港鎮桃園、河西務鎮櫻桃園、南蔡村鎮葡萄園、黃花店鎮梨園成爲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全年引資到位額540億元,新引進超億元大項目80餘個、首都高端產業項目1057個,新增市場主體1.5萬家。”數字無言,發展有痕。發展的高速度、高效益、高質量是對武清生態環境建設成效的最好獎賞。
城鄉環境改善的民心所向
近日,天津市首條自行車健康綠道在武清投入運營,22個駐車站點能爲騎行者提供自行車租還等服務,市民出行、旅遊、休閒、健身更加便利。現在,長22公里、寬2.6米的綠道每天都能看到衆多自行車愛好者的矯健身影。

一位80歲的老者說:“這個自行車綠道真是老百姓的綠道。我現在退休了,每天都堅持騎一圈,又能鍛鍊身體,又能欣賞沿線的自然景色,還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特別好。”
“寧可發展慢一點,也要發展好一點。”武清懷着深厚的民生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將生態建設作爲地區發展的頭等大事,看得見、摸得着的生態福祉正在一點一滴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數。
而百姓眼中的“好”更在於居住環境的明顯改善。
位於東蒲窪街的蒲瑞馨園,是天津市級示範小城鎮重點還遷社區,共有94棟高層住宅樓,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便利的生活設施、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功能齊備的活動場所特別是整潔的環境,讓這裏的居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舒適和溫馨。
初春時節,大孟莊鎮寺各莊村街道里巷處處乾淨、家家庭院難見垃圾,清新空氣裏面散發出鄉野特有的味道。溫暖的陽光下,男女老少在休閒廣場健身器材旁,或聊天或玩耍,笑聲不絕於耳,儼然一派田園牧歌般的景緻。
像蒲瑞馨園、寺各莊這樣的美麗社區、美麗村莊在武清可謂比比皆是。今年,武清還將完成10餘個老舊社區改造,創建7個美麗社區和30個美麗村莊,推動域內所有村街達到清潔村莊標準。
有綠化領域“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被武清的宜人風光所吸引。綠博園按照“一軸、三環、九區、十八景”的佈局進行打造,分爲中西合璧、時代新風、民俗風情、江南秀色、古韻雄風、寫意山水等六大主題展區。

3月10日至11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武清區舉辦綠博園建設中期評估和現場推進活動。從活動中瞭解到,此次綠博會共有48家單位參展,其中26家單位完成基礎工程建設,31家單位正在進行冬植綠化,北部展園和南湖景區配套工程也在有序推進中。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當中的綠博園將於今年8月向全球燦然啓幕。
作爲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接下來武清還將以制度創新爲核心任務,緊緊圍繞破解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和制約,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爲地區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積累有益的經驗。
如今,生態環境已成爲武清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和最大的潛力。武清正在用生態的“底色”,描繪奮發有爲的綠色空間,營造跨越發展的綠色天地,奏響着一曲宜居宜業的綠色發展樂章。(通訊員許會鬆 張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