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3月19日,天津市教委召開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新聞發佈會,公佈了河西區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具體招生政策。
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是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涉及千家萬戶,關係教育公平,社會十分關注。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市教委經過深入調研,反覆論證,結合天津實際,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定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將全面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主要政策內容
根據《市教委關於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意見》(津教委〔2015〕1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河西區實際,研究制定了《2015年河西區初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合理規劃學區佈局。初中招生學區片是免試就近入學的重要基礎,關係到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入學機會的均等。爲切實保障小學畢業生享有相應的公辦學校的學位。按照初中學校招生人數和小學畢業生人數基本相當、教育資源配置基本均衡,學校搭配儘可能合理、地理位置相對就近的原則將小學和初中結合成爲初中招生學區片。優質初中納入多校劃片範圍,實行劃片入學。具體學片爲:第一學片,新華中學、海河中學、卓羣中學、佟樓中學對口東樓小學、閩侯路小學、湘江道小學、臺灣路小學、上海道小學、四號路小學、恩德里小學、華夏未來藝術小學;第二學片,實驗中學、第四十一中學、梧桐中學、梅江中學、濱湖中學、環湖中學對口馬場道小學、平山道小學、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梧桐小學、中山小學、濱湖小學、南湖小學、友誼路小學、衛東路小學、中心小學(3個校區)、同望小學、名都小學、水晶小學;第三學片,第四中學、第四十二中學、北師大天津附中、微山路中學、楓林路中學、雙水道中學對口華江裏小學、陵水道小學、新會道小學、東海里小學、珠江道小學、三水道小學、灰堆第一小學、土城小學、天津小學、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小學(2個校區)。
二是,明晰初中入學辦法。公辦初中全面實行免試就近入學。依據我區劃定的學區片,在學區片內,多所初中對應多所小學招生,採取填報入學志願和隨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學生入學。
第一階段公辦初中志願錄取和隨機派位招生。小學畢業生可自願選擇所在學片內的公辦初中,在小學內最多填報兩個志願。在各學片內,依據公辦初中的招生計劃,按志願優先的原則錄取。首先考慮學生第一志願,報名人數少於或等於招生計劃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報名人數多於招生計劃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決定學生入學。當招生校第一志願人數未滿足招生計劃時,方考慮未被第一志願錄取且第二志願填報該校志願的學生,報名人數少於或等於招生計劃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報名人數多於招生計劃的初中,仍以隨機派位的方式決定學生入學。已被第一階段錄取的學生不得再參加第二、第三階段招生。
第二階段民辦初中自主招生。自立、培傑兩所民辦初中面向全區招生。未被第一階段錄取的學生可自願選擇一所民辦初中在小學報名,招生校依據小學六年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確定面談人數及內容,不得組織選拔性考試,兩所民辦初中在同一時間組織面談,並同期完成招生。已被此階段錄取的學生不得再參加第三階段招生。
第三階段公辦初中剩餘計劃隨機派位招生。凡是未被第一、二階段錄取的學生,區教育局中招辦將根據學片內各校前期招生情況,在學片內再次以隨機派位的方式決定學生入學。切實保障小學畢業生享有相應的公辦初中學位。
公辦初中隨機派位均實施全程錄像,學片內中、小學校長參加,並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證員、紀檢部門和家長、教師代表進行監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小學畢業生權利平等,機會相同。
初中招生政策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禁止選拔性考試。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2015年秋季小學升初中招生中取消一切與升學相關的選拔性考試,各類競賽證書、考級證明等與升學脫鉤。初中學校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嚴格控制在本校招生計劃5%以內,不得隨意擴大招生比例和範圍。二是全面實行劃片入學。把所有公辦初中(含優質初中)全部劃入學區片內實行劃片就近入學,讓學生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促進優質均衡發展
均衡教育資源,縮小學校差距是就近入學的基礎,是本次改革的重點。主要是充分發揮現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區域共享機制,着力辦好百姓身邊每一所學校。具體舉措有:
1.強化幹部輪崗,促進教師交流。出臺《河西區教育系統幹部剛性流動工作實施辦法》。從2015年開始,從每一所優質學校選派綜合素質好、專業能力強的管理幹部到普通校任職,做到全覆蓋,將其任職經歷和工作成效作爲考覈任用的重要依據。在中學“一對一互助機制”對口校教師流動的基礎上,根據初中學區片的劃分,形成《河西區公辦初中教師流動方案》。流動原則是在學區內、教育集團內,名校帶分校流動。即:新華、海河中學對口佟樓、卓羣中學;實驗中學對口梧桐中學;第四中學對口微山路中學、濱湖中學;第四十二中學對口梅江中學、楓林路中學;第四十一中學對口環湖中學;北師大天津附中對口雙水道中學。每學年教師流動比例要達到本校符合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比例達到本校流動教師總數的20%。流動期限原則上爲1-3年,加大起始年級教師流動比例,流動教師從初一年級開始任課。區教育局建立有利於教師流動的配套管理和激勵機制。
2.深化一對一互助,辦好每一所初中校。將全區16所中學組成六對互助體,形成中學一對一互助機制。(新華中學、海河中學與佟樓中學、卓羣中學;實驗中學與梧桐中學;四中與微山路中學、濱湖中學;四十二中與梅江中學、楓林路中學;四十一中與環湖中學;北師大天津附中與雙水道中學)。優質初中與普通初中真正實行聯盟發展,推動我區中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做實、做優普優工程,以“鞏固成果、深化百條、延伸探索、提高質量”爲目標,在六所初中實施“普優”工程。努力提升初中校的辦學水平,成爲百姓認可的身邊好學校。
3.推進集團化辦學。建立實驗中學---梧桐中學集團化辦學體制,實行“總校統籌管理,分校相對獨立,教育資源共享”的委託辦學管理模式。利用實驗中學優質教育教學和教師等資源,由實驗中學派出校級領導和骨幹教師,實現品牌、師資、課程和管理優質資源共享,達到高端起步、高位發展。
4.加速信息化建設,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大力實施“三通兩平臺”建設,以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均衡發展。在全市率先實現學校錄播教室的全覆蓋,開展校際“互動課堂”,實現“同上一節課、共享一名師”。通過“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和微課大賽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依託平臺爲所有學校和師生提供數字教育資源共享與服務,三年內實現各學科、各學段優質教育資源的全面覆蓋。形成自主選擇課程、開設網絡學習空間、開展協同備課和網絡教學研究等教育教學信息化模式。
5.積極應對學情變化,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針對今年招生改革帶來的生源的變化,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和辦法,做好充分準備。一是做好對新初一生源的差異性分析,全面瞭解學生情況,並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數據分析跟蹤系統;二是做好開學前學生教育和學法指導,使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信心和充分的準備;三是做好家長指導工作,開學前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彙報學校工作準備和思路,促進家校合作;四是做好分層教學,分類推進,試行行政班和走班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五是做好教師的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高效課堂教學和管理模式;六是積極開展學生綜合素質拓展活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養與指導;七是加強課程建設,每校至少開設20門校本課程供學生選擇;八是改進督導評價機制,關注學生增值評價。
6.完善規劃佈局,擴大優質資源。科學規劃區域教育未來發展的新格局,做好中小學就近入學長遠規劃和資源配置。在未來2-3年的時間,新四中投入使用,梅江東配套第二實驗中學建成和瑞江中學(現華冠)收回,優質資源總量進一步擴大,佈局更加合理優化。從2015年起調整新華、實驗、海河、四中、四十二等學校的招生計劃,擴大優質資源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孩子就近享受優質教育。
7.強化教育督導職能,鞏固現代化創建成果。深化督學機制建設,加強專職督學、責任督學和校級督學三支隊伍,全面深化責任督學掛牌督導,開展教育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定期向家長和社會反饋學校的辦學質量,接受評價和監督。鞏固兩輪現代化學校創建成果,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完善硬件設施的管理和使用,不斷提升學校綜合實力,使每一所學校各具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組織實施
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人民羣衆高度關注,必須高度重視。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河西區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區教育局在區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成立由中教科、小教科、組幹科、人事科、紀檢監察科、信訪辦、信息辦、保衛科等相關科室組成的初中招生工作小組。認真履行義務教育管理責任,着力加強組織領導,着力加強資源建設,着力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並研究制定推進本區域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要求各中小學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二是規範工作流程。在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完善工作推進流程,制定宣傳方案、規劃劃片方案、明確監督信息公開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工作推動的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邀請各中小學校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證員、紀檢部門和家長、教師代表進行監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三是實行“陽光招生”。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及中小學要採取多種形式,面向社會公佈招生政策、學區範圍、招生日程、錄取辦法、招生結果、諮詢方式、舉報電話、信訪接待途徑等相關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增強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嚴明招生紀律。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不得采取文化測試的方式選拔學生,不得將競賽證書、考級證明作爲招生入學依據。不得按照文化測試成績分班,不得舉辦重點班、實驗班,禁止義務教育學校收費擇校行爲。
五是加強正確引導。要利用多種形式,對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政策進行正確解讀,讓社會支持,讓家長理解。要倡導科學教育理念,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成果,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諮詢電話爲:28302310;28301916
河西區初中招生學區片劃分一覽表
|
第一學片 |
第二學片 |
第三學片 |
|||
|
中學 |
小學 |
中學 |
小學 |
中學 |
小學 |
|
新華 |
東樓 |
實驗 |
馬場道 |
四中 |
華江裏 |
|
海河 |
閩侯路 |
四十一 |
平山道 |
四十二 |
陵水道 |
|
卓羣 |
湘江道 |
梧桐 |
師大附小 |
附中 |
新會道 |
|
佟樓 |
臺灣路 |
梅江 |
梧桐 |
微山 |
東海里 |
|
|
上海道 |
濱湖 |
中山 |
楓林 |
珠江道 |
|
|
四號路 |
環湖 |
濱湖 |
雙水 |
三水道 |
|
|
恩德里 |
|
南湖 |
|
灰一 |
|
|
華夏 |
|
友誼路 |
|
土城 |
|
|
|
|
衛東路 |
|
天津小學 |
|
|
|
|
中心 (3個校區) |
|
二附小 (2個校區) |
|
|
|
|
同望 |
|
|
|
|
|
|
名都 |
|
|
|
|
|
|
水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