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季度末,本市銀行理財市場競爭少了往年的“硝煙瀰漫”,高收益產品數量比往年同期大幅減少,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6%的銀行理財產品寥寥。多家銀行發行的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逐漸步入下行通道。
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多家銀行的一年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5%-5.8%,只有少數中小銀行對大資金客戶推出的短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6%左右。金融界業內人士指出,資金面目前比較寬鬆,季末、月末銀行沒那麼“缺錢”,央行降息也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產生影響。部分銀行對資金起點爲10萬元、30萬元以上的客戶推出了“私銀專屬”、“特供”、“個人專項”字眼的理財產品,收益較可觀。還有的銀行通過電子渠道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人們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晚上購買此類產品。
同時,近期股市火爆也分流了普通理財產品的客戶。目前銀行代銷的基金產品不斷升溫,在熱門的股票型基金中,一些“打新”類型的基金受到歡迎。據統計,2014年打新基金平均收益率高於8%,收益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