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來自專業金融研究機構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各家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量整體減少,其中超短期(投資期限一個月以內)產品的數量減少幅度最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整體平均預期收益率在3月份出現下滑,但是由於股票市場漲勢強勁,一些掛鉤股票或者和股票市場相關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水平仍較高。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人民幣理財產品各個收益類型的品種發行量均有下滑,其中下滑最爲明顯的是保證收益類產品。在投資期限上,投資期限在一個月以內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量比去年第四季度減少37.48%。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較少,僅佔發行總量的2.38%。
專業理財網站分析師認爲,2015年一季度雖然有農曆新年的“節日效應”,但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佔比依然比去年四季度下降0.6個百分點。大多數銀行將其發售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落在5%至6%區間,而一些掛鉤股票或者和股票市場相關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水平仍較高。不過此類產品的風險也較高,銀行在銷售時應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測評,許多老年人以及保守穩健型風格的市民不宜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