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瞭解石愛敏的人都說:“那是個好媳婦,更是個好嫂子。”住在和平區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區的她,堅持30餘年照顧患有嚴重強直性脊柱炎的小叔子,在社區傳爲一段佳話。
多年前,石愛敏在外地工作的小叔子因工作原因患上強直性脊柱炎,造成下肢殘疾,不僅生活上沒有了保障,也喪失了勞動能力。石愛敏和丈夫把照顧他的重任攬了下來。小叔子起初接受不了自己患病的現實,多次想尋短見。石愛敏對小叔子反覆開導,幫他樹立起生活的勇氣。
20年前,石愛敏的丈夫病故,照顧一雙年幼兒女和殘疾小叔子的重擔完全落在了石愛敏一個人身上。她始終記着丈夫臨終的囑託,忍着失去親人的痛苦,對小叔子不離不棄。由於生活不能自理,小叔子的家裏總是凌亂不堪,可是石愛敏從不嫌棄,每天給他清理屋子、清洗衣物、拆洗被褥,冷時燒上暖氣,熱時裝上電扇,關懷無微不至。小叔子的一日三餐都由石愛敏負責,每天都是精心搭配。做飯收拾房間都是小事,不能自理的小叔子大小便失禁,石愛敏一天要洗三四遍牀單、尿布,還要端屎倒尿,卻始終沒有任何怨言。
退休金不過2000元的石愛敏不僅要照顧自己的生活,更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照顧小叔子的生活。後來,石愛敏的兒子籌備婚事,小叔子擔心女方嫌棄家裏還有他這樣需要照顧的病人,影響侄子的婚姻大事,便提出不再讓石愛敏照顧了。石愛敏卻拒絕放棄這份責任。每每鄰居問她爲什麼會這麼做?石愛敏總是笑着說,“我要是不管他了,誰還能全心全意照顧他?再說,我們是一家人,照顧他不是應該的麼?”
因常年久病,小叔子住院了。住院後日常照料的重擔依然壓在石愛敏的身上。她怕小叔子生褥瘡,每天都堅持給他翻身、擦身、換衣。雖然小叔子瘦弱,但是石愛敏也是60多歲的老人,每次給他翻身、擦洗過後都要休息很久才能緩過來。做各種檢查的時候,也是石愛敏推着輪椅樓上樓下跑。擔心醫院的伙食不好,石愛敏就趁着孩子們在醫院照顧小叔子的時候回家做飯,每天家和醫院兩頭跑,一個多月下來瘦了十幾斤。同病房的病友都感慨地說:“久病牀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嫂子,真是不簡單!”
如今,石愛敏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孩子們也已成家,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她,卻依然牢記丈夫的臨終囑託,依然堅持照顧小叔子,緊繃30多年的神經沒有一刻放鬆過。